哪个大学犯罪学好

哪个大学犯罪学好,第1张

哪个大学犯罪学好 中国政法大学 王牧 教授
王 牧

1941年9月出生
中国政法大学
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会长
主持项目
《犯罪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万人民币。
《中日有组织犯罪研究》,中日有组织犯罪研究会合作项目,250万人民币
主要学术成果
《犯罪学论丛》(1-5卷),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
《犯罪概念:法律之内与法律之外》,载《法学研究》2007年第2期。
《职务犯罪预防的刑事政策意义》,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犯罪学发展的历史机遇》,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少年司法制度是国家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大战略措施》,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1期。
《我国预防犯罪的战略选择: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制度》,载于《少年·和谐社会的希望-少年司法回顾与展望》,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刑事政策”应当是什么?》,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第2期。
《新犯罪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论犯罪学的产生》,载于《人民检察》2005年第7期。
《中国犯罪对策研究》,专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载于《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
《我国犯罪对策的战略选择》,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第3期。
《论犯罪学的学科定位及属性》,载于《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8期。
《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点认识》,光明日报理论版,2004.11.10。
《应当尽快建立少年司法制度》,人民法院报理论版,2003.1.6。
《根基性的错误:对犯罪学理论前提的质疑》,载于《中国法学》2002年第5期。
《用犯罪学理论指导刑事政策》,载于《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关于暴力恐怖犯罪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于《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
《中国犯罪预防战略研究》,载于《检察日报》1999年11月24日理论版。
《犯罪根源是理论逻辑上的一种指向——再论犯罪根源》,载于《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3期。
《学科建设与犯罪学的完善》,载于《法学研究》1998年第5期。
《犯罪学》,专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涉外学术交流
2005年8月7—11日,赴美国参加国际犯罪学会第十五届大会,并在开幕式上作主题发言。
2005年6月带队访问日本,参观日本普通监狱和少年观护机构。
2006年1月参加国际犯罪学会工作会议,被主席聘为特聘理事。
2007年参加并小组主持在香港召开的《中国社会犯罪、法律与司法――全球化挑战及本土回应》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获奖情况
2002年获美国犯罪学会国际犯罪学分会授予的“杰出学者奖”。
2006年主编的教材《新犯罪学》获司法部法学教材类三等奖。
主讲课程
犯罪学(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刑事政策学(博士研究生)
犯罪学基础理论(博士研究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7558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6
下一篇 2022-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