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可以不教你吹牛逼泡妹子,可以不教你穿衣化妆,可以不教你想方设法找借口请假,可以不教你如何开五人黑打Dota,但是它应该教你如何组织、撰写论文,如何查资料,如何有理有据地说服别人而不至于把辩论变成骂街,如何与不太熟悉的人及熟悉的人在限定大小的环境里同吃同睡共用设施、在尊重别人的习惯和空间的同时维护自己的权益,教你至少要在小组工作里分担一定的任务而不是给别人拖后腿,教你至少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不要等到到了ddl之前围追堵截其他同学。
以这样的标准衡量,理工很可能不如香港的其他学校,特别是御三家,现在也有可能不如CityU,我从来不否认这一点;但是从我的经历来看,它绝对达到了我所说的标准(事实上这段话就是基于我的经历所说的),也就是说,远超过了国内的很多学校——甚至是某些211,抱歉我不点名。说真的,都大学了,就真的别指望老师能给你像高中画重点那样讲课了,最多的还是要靠自己;当然如果你真的特别牛逼(比如说像我本科某位同学的程度,其实这也是因为我不想自夸),老师自然会把你想知道的都告诉你,把最好的条件给你,甚至创造机会让你去见识更好的条件。所以在老师讲的基础上,有多少修为,真的需要看你自己。
我对Poly的理工类专业了解并不多,大多数是道听途说,道听途说得到的消息是每年港府拨给的钱肯定够一个博士的培养,现在也把一些研究机构安排在深圳好得到内地的资金;因为是道听途说,所以很多事情就不再多讲了。我们文科,不需要进实验室,不需要用仪器,也不像商科时时刻刻需要考虑实习,我们只需要一台电脑、足够的书和相应的软件,就可以打发掉绝大多数需要做的工作。所以在我们专业的角度来看,怪罪外界的环境反而是最没用的,因为外界的环境对我们影响最小,要学多少,要努力到什么程度,全都要看你自己。这里又不可避免地得拿我自己开刀了:我大学四年,最亲近的地方就是图书馆,Poly的图书馆是真好,书量大期刊足,要想自学简直是天堂,好到我都想多呆几年。我们当时在英语系,玩归玩,学的时候也是拿命泡图书馆的;大四下半学期,我靠图书馆的资源自学了研究生的三门课,与研究生全面接轨。说什么大家水平都不高,外界拦着你学习——我真的不是自夸,真的不是——我本科四年有400条不重复的图书馆记录,虽然一半是闲书但还有一半是文献,也没见Poly来找我什么麻烦啊?说什么环境不好无心向学,我就问几个问题:图书馆给本科生每个学期同时借30本书的配额,你用了多少?你知道学校的图书馆的分类是按照什么体系做的么,每种书位于全楼什么地方?你知道接在学校IP上能直接下哪些期刊,用图书馆的数据库能下哪些期刊,除此之外下不了哪些期刊?你用过HKALL么?学校给你空闲的时间这没啥奇怪的,剑桥每个学期才八个星期剩下都是放假;但是你把这些“空闲的时间”用来干什么了,然后怪环境不好……你们啊!Too——(被拖走
我在本科后读硕士是早有预谋,所以根本就没有进入找工作的阶段;在我们那两年,理工在人才市场上不尽人意,但工作还是只要找就会有。至于离开香港,是因为有些深层的恶心的原因,和理工本身并没有关系——甚至我自我感觉理工反而是我在香港四年里所见过的对内地人最好的地方。(我宿舍是LZ,那年出事儿的时候我就在场,即使如此我也觉得这是香港相对友善的地方了,所以可见在别的地方矛盾已经到了什么程度。)我到现在也还很怀念理工,和那里的老师们保持着定期联系,并且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I got my bachelor degree from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而理工的名字并没有在我后续留学的路上带来任何障碍,没有人质疑她的水准,就像没有人质疑我的成绩一样。
我被人问过很多次,国内既然随便哪所学校随便哪个专业都可以挑,为什么还要来红磡技校;我每次都说,我有三个答案,你可以相信任何一个——其一,在这里我不用花家里一分钱;其二,在这里我不用学马哲;其三,这个地方带给我的感受和训练,我在国内未必能经历到。而我和某帝都知名985的学生一起玩的经历,也证明了第三点的存在。
我想说的是,理工肯定不是香港最好的“培养人才”的地方,但是她是一个不错的“培养人工”的地方,至少你出来的时候不至于真的感叹四年什么都没学,除非你真的整天翘课打LoL。这虽然不是一个“你不走整个洪流也会推着你走”的环境,但也不是一个“你想走就得扒开你面前站着不动的人再走”的环境;这更像是尖东换向尖沙咀的行人步道:你可以跟着大流慢慢地往前走,不过如果你要飞奔,大家也会在步道左边给你让出一条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