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4所国内物理系和数学系都非常牛的国内重点高校。分别介绍这两个学科这本校的地位。

推荐4所国内物理系和数学系都非常牛的国内重点高校。分别介绍这两个学科这本校的地位。,第1张

推荐4所国内物理系和数学系都非常牛的国内重点高校。分别介绍这两个学科这本校的地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简称“中科大”,“中国科大”,“中国科技大学”,或者英文简称“USTC”。1958年9月20日于北京(1970年搬迁至安徽省合肥市) 国立,中科院直属院校,全国重点大学,985工程和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院校,九校联盟(C9)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得到“211工程”、“985工程”、“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中科大与清华、北大和复旦并列为美国承认学分的四所大陆高校。 中国科大拥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是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大学;拥有33个国家级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41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理学门类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全国高校第三,理学博士点的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达100﹪;工学博士点的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达40﹪。从2000年到2008年,在两院院士评选出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中国科大有6项成果入选,名列全国高校第二,仅次于北大。 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与中科院近百家研究院所共同组建了全国最大的“科教联盟”,统计至2008年,共有27个所长、院士兼任着学校各学院院长和系主任,在联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共建实验室、科研联合攻关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科大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凝聚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一流师资队伍,先后有9位“两d一星”元勋和150多位院士在校任教。至200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两院院士2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8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5人,各类国家级创新团队16个,各类优秀人才占师资队伍的15﹪。 中国科大从1963年有首届毕业生到2008年,已有42名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本科毕业生当选院士的比例高达1‰,为全国高校第一。1983年,我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名博士中,有7人为中国科大培养;先后有23名博士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比例居全国高校第二;据国务院学位办统计,中国科大博士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二;平均每年有7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 中国科大始终坚持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招生和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名列全国高校最前列,是国内唯一没有扩招的一流名校,确保学生享有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生均图书、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奖助学金、师生比等指标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助学体系,覆盖了在校本科生的70%左右,“决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是中国科大对社会的郑重承诺。学校有11个学院、25个系,以及研究生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在上海、苏州分别设有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19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33个国家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 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 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院省部级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7713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6
下一篇 2022-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