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级重点学科,5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十五”期间“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 矿业工程、电气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
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力学、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安全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 哲学、应用经济学 、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公共管理、美术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矿业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岩土工程、工程力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设计及理论。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部级重点学科 安全技术及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 清洁能源学、土木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环境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各类教职工 906 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 158 人,副教授 190 人;博士生导师 167 名,硕士生导师 249 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 74% 以上。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4 个,拥有 1 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8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7 人;先后有 7 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2 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4 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 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5 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 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4 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 人分别获孙越崎能源大奖, 5 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3 人被评为“ 全国优秀 博士后”。 院士姓名所属机构何满潮(专职)中国科学院陈清如(专职)中国工程院钱鸣高(专职)中国工程院周世宁(专职)中国工程院彭苏萍(专职)中国工程院谢和平(兼职)中国工程院刘炯天(兼职)中国工程院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姓名入选时间彭苏萍2001年吴立新2004年代世峰2008年周宏伟2011年韩敏芳2011年鞠杨2012年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研究方向带头人入选时间深部煤矿开采工程灾害控制何满潮2006年矿井水害防控理论与实践武强2010年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代世峰2013年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团队名称带头人入选时间城市地下工程教学团队陶龙光2007年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吴淼2007年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傅贵2008年地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曹代勇2009年工程力学专业教学团队周宏伟2010年 质量工程
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安全工程”专业在全国第一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个;共有5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3本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本教材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资助。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煤炭安全开采与地质保障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资源学院与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机电学院与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采矿与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 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安全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北京市精品课程 城市地下工程、工程力学、岩石学、土地复垦学、矿山压力及其控制。
教学成果
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2004年以来,学校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一等奖8项。2000年至2009年,学校有7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0年,有1人荣获首届“中国优秀博士后奖”,是全国10名获奖者之一;2005年和2010年,学校的“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有2人荣获“中国优秀博士后奖”; 2009年以来,有15名博士后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5篇博士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名专业学位硕士被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
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学生有近千人次获奖。2010年,在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4项;在第27届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中,2个团队获得一等奖;在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上获一等奖1项。2011年,在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在北京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上获一等奖1项,在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2012年,在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3项,在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在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在“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在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巴斯夫杯《化工原理》课程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在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计算机应用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2013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实践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在“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在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冠军)一项,在北京市建筑结构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学校年均就业率达到96%以上。
交流合作
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已经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矿业大学、比利时蒙斯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以及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俄罗斯工程院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等21所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同时,学校还与80余所国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相关学科开展了学术交流。学校已选派171名研究生参加“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