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耶路撒冷的波特曼,身上有着独特的孤傲气质。3岁随父母移居纽约后,这份气质却从未淡去,这也使她在10岁那年在纽约被星探相中,并被推荐给《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导演吕克·贝松。
吕克·贝松曾因波特曼年龄太小,考虑放弃她。但波特曼得知此事后,回到贝松面前再一次为他表演,这次吕克·贝松当场就把剧本交给了她。
在电影史上的所有童星中,波特曼是最独特的一个。她不像秀兰·邓波儿那般以欢乐歌舞取悦观众,也不像《哈利·波特》中的赫敏扮演者艾玛·沃特森以一头金发赢得粉丝,她的早熟、镇静甚至是冷酷征服了很多观众。多年后,波特曼回忆童年时说:“我一直都想快点长大,希望我的言行举止都能像大人一样。”
冷静
父母支持她上名校
在影片引起轰动后,波特曼果断拒绝了好莱坞,她的父母也支持她的决定。从4岁到13岁,波特曼一直学习舞蹈、表演舞蹈,她的妈妈甚至在她小小年纪时就聘请了专业经纪人。但在波特曼一夜成名后,她的父母却没有去帮女儿签各种合约,而是把她保护起来。比起涉足影坛,他们更支持女儿向着心中的名牌大学目标而努力。
波特曼说,因为她是独生女,因此与父母的关系格外亲近。从儿时起,她便努力让父母满意,涉足影坛后也不会去接拍那些让父母感到不舒服的影片。她那当医生的爸爸给了她过人的学习能力,当艺术家的妈妈则赋予了她敏锐的艺术直觉。更重要的是,她的父母从未被女儿的少年得志冲昏头脑,他们给女儿最珍贵的礼物,不是天分,而是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断追求更高人生境界的决心和魄力。
孤傲
不愿意被影迷打扰
波特曼18岁的时候,《名利场》杂志发表评论说,她完全有希望成为总统,因为她不仅颇具表演天分,而且门门功课都是A。不久后,波特曼便同时接到了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最终选择到哈佛攻读心理学。
“我并不喜欢和陌生人接触。”波特曼说。因此,她一直不承认在哈佛读书,尽量回避影迷,“我知道这对影迷来说有些不礼貌,但我不希望被打扰。”波特曼只喜欢和同学打成一片,她努力成为精英,也尤为喜爱精英人物。她曾不无自豪地说:“我的同学当中,有人曾和大提琴家同台演出,有人曾出过诗集,还有些人是奥运会选手。”
对波特曼来说,只有和精英在一起,她才能找到自我价值:“当人们把你称为美女,你在他们心中就只剩下了外貌,你的人格魅力和智力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到哈佛大学学习对我来说格外重要,因为只有和这些异常优异的同学在一起,我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或许有人会觉得波特曼有些傲慢,没错,这个哈佛毕业生竟然说,电影只是自己的副业,甚至认为电影会妨碍她进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做个聪明的女人,而不是愚蠢的电影明星。”这是波特曼对自己的要求。
与好莱坞的风气相比,波特曼有些太过特立独行了。一个著名的例子便是她曾推掉电影《洛丽塔》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邀约,而去出演舞台剧《安妮·弗兰克的日记》。她把整整一年的时间献给了这部舞台剧。在她每场演出结束后,她都需要用一小时来向观众谢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