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国大学第一年听不懂课怎么办

到美国大学第一年听不懂课怎么办,第1张

到美国大学第一年听不懂课怎么办 即使课堂上能完全听懂,记住的东西很有限。一些英文母语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反应也是一样,很难记住课堂所讲的内容。所以相比只听课堂老师所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多做练习题,自己在家里尝试复述课堂上讲的东西都是更好的学习办法。听不懂真的不是大问题,而且慢慢习惯之后也就听得懂了。
1、自习
注意这是自习而不是简单地预习。自习是什么概念呢?不是简简单单的把要上课的内容看一遍就完事了,而是上课前自己拿着课本去琢磨,遇到不懂的单词就查,遇到不懂的概念就google或者wiki。
琢磨过后,就对课本里面的大多数知识有所掌握了。这个时候,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就会变得相对简单。而老师所提出来的问题,你也不至于一头雾水了。如此反复了三个月左右,整体听课实力就会有了长足的进步。接下就可以考虑把自习改为预习了,毕竟自习是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的一件事情。如果你语言充分掌握的话,其实可以把精力放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有人喜欢录音或者听录音。其实听录音还是挺枯燥的,还不如把这个时间拿来自习,你把文字内容掌握了,听力自然就上去了。大多数时候,你听不懂一个单词/概念,不是因为这个单词/概念有多深奥,而是因为你的记忆里并不存在这个单词/概念。因此,录音或许有用,但他所花费的时间足以让你完成更多其他事情。
2、笔记
这个笔记其实你不是用来看的,纯粹是用来记的。笔记分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记录老师写在黑板(或者PPT)的内容,另一部分则是你听到的内容。适当的笔记可以让你在以后复习的时候回忆起一些东西。确保你在3个月或者更久之后,你还能保有对这节课的一些记忆。
当你正式开始记笔记的过程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由于大部分新生仍然对全英语教学难以适应,所以笔记的核心应该追求少而精,如果过分关注只会适得其反,导致未能抓住教学的精髓部分。其次记录的内容尽量是课堂的重点难点,尤其是对自身的难点,而那些自己一看便会的知识应当不记或者少记。对于书本上已有的内容也应该少记,更多的是听听教授从教材延伸出来的更有价值的内容,比如他的个人观点分析或者题型的变换。同时自己有任何的心得体会也可以简明扼要地写在分割线的左边,这样也能帮助自己在复习考试期间花费更少的精力,只需要把自己当初的消化了的心得再回想一下便能把知识充分内化。
3、不断地使用大脑去模拟你和教授的对话
以前心理学有个很著名的实验,分别有三组人学习篮球投篮。A组人员在第一次投篮之后,记录下来数据,然后就再也不接触篮球。B组在第一次投篮后,每天坚持冥想30分钟的投篮练习,在脑子里面完成一整套的投篮动作。C组则每天练习30分钟。一个月之后,调查结果显示,A组的投篮命中率略有下降,而B组不仅远高于A组,甚至有接近C组每天练习30分钟的80%的效果。
所以,冥想你和教授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教授提出来了一个问题,你可以不用马上回答,甚至到最后都没有亲口说出来也没关系。但你必须要在脑子里面思考出来一个完整的答案。尽管你可能没有回答出来,没有获得教授的评价,但这次的思考已经是一次很不错的练习。
4、晚间回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睡觉之前所记下的东西,都能够较为完整的保存到第二天。所以每天睡觉之前,不妨回忆一下今天听到了,并且听懂的那些话,顺便琢磨一下这些话有什么意思,能不能联系到现实当中。用不了两个月,你会发现你的口语水平会在无意中提高,并且说出一些你以前所未曾想过的话了。
总而言之,在国外学习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第一学期堪称过渡期,这段时期在留学生接下来几年的留学生活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融入与适应的快慢因人而异,但是不要过于忧虑,只要自己脚踏实地地做了,尽自己最大努力投入到学习中去,顺利听懂老师讲课,拿到一个满意的GPA就不会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有人喜欢录音或者听录音。其实听录音还是挺枯燥的,还不如把这个时间拿来自习,你把文字内容掌握了,听力自然就上去了。大多数时候,你听不懂一个单词/概念,不是因为这个单词/概念有多深奥,而是因为你的记忆里并不存在这个单词/概念。因此,录音或许有用,但他所花费的时间足以让你完成更多其他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8073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7
下一篇 2022-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