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隶属关系:四川省 电话:028-84078889、84078890
学校所在地:四川省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传真:028-84077163
网址:http://成都理工大学是由原成都理工学院、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有色地质职工大学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的。成都理工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它是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过程中以重庆大学地质系为基础建立的我国第三所地质高等学校,隶属于地质部。1958年11月,学校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5月学校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学校原为部属重点高校,2000年3月由国土资源部划转四川省,成为部省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高校。
一、地质类专业学院和学科专业设置
成都理工大学是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下设12个学院,其中7个学院设置有地学类及与地学相关的本科专业。现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地学理学专业6个,地学工学专业3个,地学相关专业7个。
表1 成都理工大学地学类及其相关学科本科专业设置
成都理工大学现有2个博士后科学研究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10个地学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与地学相关的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地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4个与地学相关的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工程硕士领域,它们分别分布在8个学院。
表2 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表3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
工程硕士领域包括: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通信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
二、地质类教师队伍现状及队伍建设
现有地质类教师23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0人。其年龄结构:≤35岁的45人(19.5%),36~45岁90人(39.0%),46~55岁62人(26.8%),≥56岁34人(14.7%)。学历结构:本科76人(32.9%),硕士95人(41.1%),博士60人(26.0%)。职称结构:教授89人(38.5%),副教授93人(40.3%),讲师43人(18.6%),助教6人(2.6%)。教授中,≤35岁的1人(1.2%),36~45岁36人(40.4%),46~55岁26人(28.1%),≥56岁27人(30.3%)。
在学校现有地质类教师中,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人才”荣誉称号,2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进入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人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8人入选国土资源部“百名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4人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11人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资助对象”,11人被评选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6人进入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人获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
我国著名的沉积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院士是学校的名誉校长,现在为学校指导博士研究生。他作为国际地科联“全球沉积委员会”领导成员和全球沉积地质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组织参与了国际全球沉积地质研究工作,在国内主持领导了“中国南方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产远景规划”等重大研究计划,在沉积动力学、构造岩相分析、层序地层学、沉积盆地分析、沉积成岩成矿作用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在国内外有十分广泛的学术影响。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成都地质学院院长的张倬元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的获得者。他参与了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工作,创立了“地质过程机制分析—定量评价”的学术思想体系和斜坡稳定性系统工程地质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他和王士天教授、王兰生教授编著的《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是我国该领域的权威性著作和教学参考书。在1997年中美两国政府环境与灾害控制高级论坛上,他应邀代表中国政府作了“中国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与分布”的学术报告,得到双方政府和科学界的高度评价。
原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常务理事、全国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曾允孚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沉积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主要从事沉积学、矿床沉积学、储层碳酸盐沉积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矿床沉积学领域,提出层、相、位三位一体的成矿理论,建立起具有特色的成矿模式,对生物礁控矿、有机成矿作用等领域有深入研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原成都理工学院院长、成都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贺振华教授,在应用地球物理领域长期从事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研究工作,承担了联合国及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在信息域转换、波场特性显示化、精细速度分析、提高分辨力和成像精度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他主持的“复杂油气藏地震波场特征方法理论与应用研究”,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家铎教授,多年来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国家科技攻关等多项研究课题,在现代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储层地质、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提出了“断面构造体系”的新概念及研究方法,建立了“储层孔隙结构定量预测图版”,研制出一套储层三维描述系统,提出青藏地区是一个巨型有色、贵金属构造成矿域、三次构造演化过程与三次成矿过程具有耦合关系、不同矿产受弧盆系不同构造单元控制等一系列新认识,为复杂油气藏的综合调整挖潜提高采收率、青藏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教授,是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的杰出青年科学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第一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长期以来,他参与了我国西部地区大型水利水电重大工程、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工作,率先提出的基于现代数值模拟理论的新一代地质灾害控制设计纲要与理论方法,代表了该领域的现代发展方向。他主持的“澜沧江小湾水电站高拱坝坝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的成果,为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套可供推广应用的系统理论和工作方法。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地学核技术”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倪师军教授,是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的杰出青年科学家,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他提出了“隐伏铀矿床垂直分带模式”和“与中基性岩脉有关的金矿成因模式”。他采用地质学定性、热力学定量、动力学模拟、综合建模的流程研究活性元素低温地球化学行为,得出了成岩流体的性质及其演化是控制活性元素低温地球化学行为的主导因素的新认识。近来,他提出了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理论及模型、成矿流体活动信息的三阶段全程示踪模型、成矿流体活动过程的元素聚-散规律,以及对矿床(体)快速追踪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技术体系。
学校的矿产普查与勘探和地质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都设置有长江学者特聘岗位。
三、人才培养
为使教育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学校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完善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推进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自1993年更名为理工学院后,对专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地质类专业数与学校总专业数的比例逐渐下降,目前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每年地质类本科生招生人数不到招生总数的五分之一,2002年约为15.5%。
为了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以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依托,建立了新的交叉复合型专业。例如,在地球科学与遥感遥测、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环境工程专业。学校对传统专业进行了改造,如对原石油地质专业进行改造,培养地质与地球物理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此外,学校还采用主辅修复合和双专业复合模式,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央其他各部委所属单位。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政治思想、基础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给予了良好评价。我校本科毕业生中,已经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先后有十余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60届校友邬宗岳为我国登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975年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为国捐躯,被誉为“珠穆朗玛一青松”;65届校友颜其德1985年作为我国首届南极越冬考察队队长率领全体越冬队员克服重重困难,为建立和维护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实验考察基地——长城站做出了重大贡献;75届校友刘小汉在南极科学考察中与同事们一起顽强拼搏,终于揭开了菲尔德斯半岛六千万年来地壳活动沧桑巨变的奥秘,为南极地球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校藏族校友多吉为西藏矿产资源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我校校友的杰出代表。
四、办学优势与特色
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师资队伍是学校开办地质类专业的主要优势。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师资队伍保证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学科建设,带动了专业建设;科学研究成果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推动了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科学研究为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创造了条件,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培育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研究使教师有可能了解学科和产业领域当前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进行教学改革。
我校的办学特色是:“不甘人后,敢为人先,不畏艰苦,热爱事业,为国奉献”;“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内涵发展,质量至上”。学校在艰苦环境中奋发图强,形成了“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竞争和创新意识;师生在艰苦环境中顽强拼搏,形成了不畏艰苦、热爱事业、为国奉献的精神。学校按“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内涵发展,质量至上”的原则,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地学自身的发展态势,对地质类专业的专业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调整、修订、完善和改造。
近来,学校多次组织教育思想大讨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以此为先导全面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多次修订教学计划,使专业培养规格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和多样化,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增加任选课的比例,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进一步增强基础、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重点课程、系列课程、课程体系建设。近来,又以学分制为核心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学分制从2001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后,深受学生欢迎。此外,学校还以教学工作为核心,深化各项改革,建立有力的教学保证体系。
五、学科建设
学校目前已建设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部省级重点学科。
表4 成都理工大学重点学科目录
六、实验室建设
目前,学校建设了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27个校级研究单位。
表5 成都理工大学现有重点实验室及有特色的研究单位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MTS岩石参数测试系统,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的MTS土动三轴测试系统和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均对实验室访问学者和研究生开放,并承担生产、科研单位的测试任务。
七、“九五”以来科学研究简况
“九五”期间,学校的科技工作实现了新跨越。学校有科技项目554项,科技合同经费9095.971万元。
表6“九五”学校承担科技项目和科技合同经费统计表
“九五”期间,学校在国家“863”和国家攀登计划等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进入了1997年开始启动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级专题和重点项目,获得包括国家杰出人才基金在内的各类人才基金和一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学校取得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获各级科技成果奖282项次。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部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25项。
“储层描述和油气预测的地质地球物理新方法综合研究及应用”针对我国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大大提高了勘探的成功率,荣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X荧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建立了一套适合国情、方法技术完善、仪器 *** 作简便的X荧光技术,研制出两个系列14种型号的商品化仪器,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发展我国核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荣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复杂油气藏地震波场特征方法理论与应用研究”重点研究了信息域转换、波场特性显示化、精细速度分析、分辨力和成像精度的提高等关键技术,从而使地震波场特征和复杂因素之间的隐式对应关系显示化,提高了复杂油气藏勘探的成功率。荣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澜沧江小湾水电站高拱坝坝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为研究我国高拱坝坝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提供了关键理论及技术,对今后我国西部地区大型水电工程的工程地质勘查有重要指导作用。荣获1997年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喜马拉雅山地质”应用现代沉积学的观点系统地对中新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和板块构造进行分析,对等深积岩、特提斯侏罗纪珊瑚礁、白垩纪厚壳蛤礁、深切谷、褐土岩等罕见的地质体进行了开拓性工作,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扇,开展了大洋缺氧、富氧事件的研究,开辟了国际地质旅游路线。荣获1999年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西南地壳表层动力学过程及其地质灾变效应研究”针对西南地区特殊的区域地质环境,系统地研究了地壳浅表层内、外动力条件形成机理、主要类型、发育特征及其与大型工程建设及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的关系。从地质环境和工程适宜性阐述了,这里的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互馈关系及相关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问题。荣获2002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国西部盆-山系统的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过程”首次提出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自印支期以来发生了7次构造事件,全面揭示了该区地球深部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流体地质作用,系统地研究了龙门山隆升与川西盆地沉降(隆升)的定量耦合关系,探讨了川西前陆盆地地层流体(地层水)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以及盆-山系统耦合关系的动力学过程和机制,提出L-型和T-型俯冲新模式,以及中国西部盆-山系统是由C-型俯冲形成的新认识。荣获200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最近,以学校为主提出的“特提斯晚白垩世海相红层与地球系统:富氧事件”被科技部列入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并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地科联(IUGS)领导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委员会批准纳入计划。
学校目前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重大计划项目1项,基金重大项目二级课题1项、三级课题4项,基金重点项目2项(合作1项)、面上项目26项,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1项。
1999年以来,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项目75项。目前学校正在开展的教研项目62项。其中国家项目1项,国土资源部项目4项,省教改项目36项,校立项目20项。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
“九五”期间,学校先后与奥地利、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希腊、印度、意大利、爱尔兰、日本、韩国、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瑞士、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实施国际合作项目113项,接待国(境)外专家399人,接待国(境)外人员651名,获得国际合作经费389万元,承办国际学术会议2次。“九五”期间我校与国外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莫非斯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加拿大Laval大学、劳伦希大学,日本山形大学,意大利安科纳大学等高校以及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向国(境)外派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科技合作、访问讲学、交流人员120人。
“九五”期间,学校成功地举办了两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1997年10月,在成都召开的“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ISEEG′97),出席会议代表150余名,来自14个国家。其中,国外代表42名。2000年4月,我校又承办了在成都召开的“第15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15thHKT)国际学术讨论会”。参会代表205名,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国外代表61名,中国香港和台湾的代表各1名。会议代表认为,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非常成功,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非常出色。
“九五”期间学校共聘请30余名外籍教师,为研究生等进行外语教学。
九、出版机构及出版物
学校目前共主办或联合主办《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成都理工学院学报)、《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矿物岩石》、《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和《国土资源管理》等6种学术期刊。在教育部1999年组织的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成都理工大学学报》又获一等奖。2000年6月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成都理工学院学报》和《矿物岩石》都被列为中文地质核心期刊,分别排名第十五位和第十八位。《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成都理工学院学报)、《矿物岩石》、《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等刊物,都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源期刊。
(撰稿:徐世海、李永昭、李金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