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是传奇的深泉学院创始人L.L.Nunn先生对深泉理念的一手诠释. 我第一次在深泉那简易的网站上看到这句话时, 感觉五脏六腑都被掏空了般. 之前已不厌其烦地翻看了许多学校的理念,因为本能的认为这些最初的发心有可能如一只无形的手,在当时和遥远的现在, 微妙地掌控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培养出的一批批子民的气质. 但翻阅无数后,竟落得满目苍痍:原来这些理念宗旨,不过都是些cliche的表述. 比如princeton的 “In the nation’s service”; Harvard的 “The advancement of all good literature, arts and sciences; the advancement and education of youth in all manner of good literature, arts and sciences; and all other.......blabla” ; 甚至富有传奇历史的UVA在当年在杰弗逊金手指的点化下,也不过是 “One dedicated to educating leaders in practical affairs and public service rather than for professions in the classroom and pulpit exclusively.”, 基本只上是阐明了不做技工学校不培应试教育人才的气魄; 就连西部年轻的先锋派Stanford也不能免俗, 以一句 “Promote the public welfare by exercising an influence on behalf of humanity and civilization”起头,草草地就画上了感叹号.
1923年的春天(真的不知道是春天,但是既然春天的一切显得那么生机勃发,就牵强杜撰一下史实吧.这里意境就如就如 1979年春天, 某邓先生在祖国某地画了一个圈一般),Nunn先生则大手一挥, 彻底和其他高等教育系统划清了界限.
不强调牛逼faculty, 不鼓吹research facilities, 不大喊global education, 或是ranking, Nunn先生单刀直入, 大喊一声: “男人们,来学习沙漠的智慧吧! 而且是给我在心无杂念的情况下去聆听和学习! 今天过来咱不学什么技巧,商业,职业种种, 要学的一切不过是让我们准备好去过服务的一生,以理解到我们此生来到这个世界真正的意义,完成我们这一生真正的使命!”(不是原文翻译噢,是本人的曲解,请包涵!)
常有人说教育系统不过是政府用来统治人民的诸多小工具之一. 在鼓吹自由的国度里, 心灵实际上已经被层层束缚了. 工业革命时代, 奴役人的方式还比较传统,既物理奴役, 这里以小白鼠做个例子. 用物理奴役来欺负小白鼠不过是把它关起来, 实施简单的惩罚机制, 比如给我吃,不吃就打! 给我拉车,不拉车就用电击! 这种侵略形式停留在以殖民地文化为代表的20世纪.这是种赤裸裸的暴力剥削: 用你做苦力, 开采你的资源, 还要你买单. 不干? 那老子就用暴力干死你. 后来殖民这种方法明显太不人道,而且成本很高,所以伪善聪明的西方人又改用科技和经济手段进行侵略,有了现在一直被鼓吹的科技革命和庞大复杂的金融体系. 你看现在是人类史上物质最丰盛最发达的年代, 但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更穷了,生命更匆忙,更沉重.我们有着看似无边无际的选择,但是却往往更加迷茫 (其实你会发现那些选择后面藏着的竟然是没的选!嘿嘿). 这种精神奴役像大麻一样弥漫整个信息流通的社会, 让简单,诚实这些单纯品质和实现童年鲜活小梦想的代价越来越高. 因为彻底忽略了对智慧的传承,生命的了悟和灵魂的解放, 加上大部分教育集团缺乏真正大师人物的带领, 所以现代教育几乎已经变成培养某种 “砖才”, 提高学生 “卖身换钱”身价的工厂. 所以像深泉Nunn先生的这个振臂一呼, 也实属可贵! 谁会把一个学校的使命从狭义的服务国家或是某种意识形态和所谓的提升人类智能的假象提高到向自然和一切的发生聆听,学习,以至于运用这些古老的智慧完成自己的天命这个高度呢? 这简直是Paolo Coelho笔下炼金术士的旅程!
如果从整个学校现在的实际运作来看, 深泉应该不算太辜负创办人的心血.
首先,学生都是全美全世界最顶尖甚至最有趣的人. 排除每个录取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不谈, 入学者很多都是身披小小传奇的孩子. 整个student body应该是深泉最骄傲的点之一.
其次,整个学校声誉现在看来也不错. 由于这里是人类教育乌托邦的一个小试验田, 基本上寄托了许多人的幻梦. 而学生完成两年学业后也都会工作或转入适合自己的一流本科院校. 现今,国人对深泉的认识也再进一步加强 (不过国人一般还是沿用录取越难, 就越好的方式再评判,可能对深泉的了解还不是那么的透彻.)
更为重要的是, 深泉整个教育的模式并没有在21世纪各种变革的冲击下而发生本质的变化 (和这里的地理位置很有关系). 学生还是要参与到整个学校的管理,招生和各项事务中来. 整个学校社区的经营方式基本也延续了当年原始的情形.
当然,现在的深泉人是否还有一颗勇敢,富裕开创和炼金术士般的心,还有实力去论证.
帮主High light:
1.学历之谜:
深泉(Deep Spring)颁发的是两年的associate准学士学位,不属于文理学院 (Liberal arts college), 因为liberal arts college颁发的是Bachelor of arts/ science的四年制本科学历. 从学校性质上来说, 深泉应该属于Community College一类. 只不过是一只超级有个性,超级牛的Community College (社区学院并不是我们大家想的那么不好,很多优秀的人类子民都是从社区学院毕业后转学完成的学业. 米国的孩子很多需要由自己来承担学费,所以有时社区学院只是大家节省学费的一个很不错地方.而且社区学院的教育往往比一些公立大学更加细腻.)
2.性别之谜:
深泉是一所男校. 每一届人数大概10-15人左右. 除了人, 校园里还有很多牛啊鸡啊神马的.
3.出路之谜:
两年后,深泉人绝大多数都继续转学念完大学, 大约2/3都会再念神马研究生之类的. 基本上接下深泉人的学校主要是UChicago, Harvard, Yale, Brown, Oxford, UCB之类的.
校友干什么的都有, 农场主, 作家,外交官,科学家,工程师,诗人,学者什么都有.
4.牛仔生活之谜:
深泉的大农场,大牧场还有大花园是学生参与工作的主要场所,因为每个学生学费是免去的(类似的还有cooper union, berea college之类的, 当然Brigham Young这类的摩门教学校也是学费低廉),所以每周需要工作20小时左右,以支持深泉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嘿嘿). 所以深泉人时而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莎士比亚的文字帝国里跳出来变身成为厨师,送奶工, 屠夫(爽啊), 园丁,农民之类. (由于之前在不少有机农场和花园干过,深泉这点真的非常吸引人!)
5.自主管理之谜:
学生完全参与学校的运营和管理是在我看来深泉最值得去的原因. 基本上整个学校学生也就二三十个, 管理人员大概三个左右, 教授八九个,其他各类勤杂人员等等. 学生要在各个学校的只要事务中发挥作用 (神马录取啦, 聘教授啦, 课程啦等等),非常锻炼学生的承担呢不能力, 对各种事情负责的态度,决策和迅速反应的能力, 还有营造社区, 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基本上未来要有大成就的人,都是要有大承担大合作的人, 这是深泉独一无二的优势.
6. 学期制度之迷:
学校一年有6个学期(而不是两个或者三个),排的真的很满,比普通的大学和文理学院都要长. 暑假基本就开始上课了,每个假期也都比较平均. 不愧是苦逼的学校!
7.地理位置之迷:
地理位置很苦逼,在加州的沙漠里. 可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不过学校自给自足, 提供自己的食物,而且还自己发电搞能源(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而且居然还卖多余的能源给PG&E!!
8.深泉男之谜:
大家一定再问,在一个没有女人的学校里呆着,会不会有基情? (就如询问Wabash是否基情一样,这个问题只有生活在那里的人才能回答了).而作为超级神秘的深泉男, 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特质? 乍看之下, 21世纪里这群会运营学校, 会种菜,会屠宰,会砍树,会做木工,会念书会自娱自乐的荒野男应该是为数不多的珍品. 想象一下每天天还不亮就要像周扒皮手下的长工一样忙于各种手动生计事业,外加还要各种智力和身体上的挑战, 这种生活就算不保证锤炼出像达芬奇这样的全能王, 也该会打磨出一名可以在2012地球灾难中顺利生存的鲁滨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