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的科学研究

上海科技大学的科学研究,第1张

上海科技大学的科学研究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下设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创业与管理学院4个学院,以及免疫化学研究所和iHuman研究所2个研究所。各学院和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为:
●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1、新材料的发现、设计与合成
2、材料物理与凝聚态物理
3、光谱仪器科学
4、材料系统工程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蛋白质科学与生物技术
2、系统生物学与转化医学
3、干细胞生物学与再生医学
4、定量生物学与分子影像学
5、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1、电子科学与技术
传感器技术、低能耗与智能系统研究、光电技术、集成电路与设计、电子器件与材料
2、计算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视觉、智能算法、信息安全、机器学习
3、信息与通信工程
无线通信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理论与编码、跨学科研究
●创业与管理学院
立足中国发展实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创业、创新和创投人才,推动组织与社会进步。
●免疫化学研究所
拥有抗体设计学、抗体化学、抗体治疗学、抗体结构学、抗体功能筛选、抗体工程学、结构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学等九个核心实验室,以实现一个新型重要抗体从发现,到经过所有必要程序,到最终转变为药物的研发过程。
●iHuman研究所
聚焦与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人体细胞信号转导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开发工具化合物和抗体,研发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新型药物;在信号转导的进化和认知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上海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所属各研究院所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学校与各研究院所的教育资源、科研设施、技术平台等相互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截至2015年12月底,学校已建立84个研究组,作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依托单位,学校将与中科院上海分院等单位合作建设活细胞成像、超强超短激光、自由电子激光等一系列大科学装置,实施一系列重大科学研究项目。
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合作的设施资源有: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上海材料与制造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学校与其他机构合作的设施资源有: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 学校公共仪器 高通量高内涵细胞分析仪 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质谱仪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分选型流式细胞仪 荧光光谱仪 长时间动态活细胞成像及数据分析系统 高分辨率质谱仪 核磁共振波谱仪-500MHz 流式细胞仪(分选)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分选型流式细胞仪 原子力显微镜 多标记微孔板检测系统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 膜片钳记录分析系统 全自动结晶及晶体观察分析系统 微生物克隆挑取系统 多功能激光扫描仪 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 全自动低温样品存储仪 实验动物监测系统 超高分辨率液质联用仪 蛋白晶体观察成像分析系统 多标记微孔板检测系统 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 流式细胞仪(分析) 上科大按照1:10–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规模的专任教师队伍,规划选聘500位常任教授和500位特聘教授。其中,常任教授主要来源于国际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实行常任教授制(Tenure System);特聘教授主要来源于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院所的优秀科学家以及中国国内外著名教授。
截至2015年12月底,学校已选聘380位专任教师(90位常任教授,290位特聘教授),其中包括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英国皇家学会会士、2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9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72位国家/外专/青年/上海“千人计划”人才。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詹姆斯·罗斯曼、库尔特·维特里希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库尔特·维特里希、蒲慕明、詹姆斯·罗斯曼、Richard A. Lerner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上科大以理工科为主,设立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创业与管理学院等四个学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学院、书院分工协作培养人才,其中学院侧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书院侧重于综合素质培养和人格养成。 研究生培养 1.学科专业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依托中科院25个相关院所(单位)开展学生培养。25个合作院所共有19 个一级学科,58个二级学科。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8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涵盖了物质、信息、生命等大部分学科领域。学校将在此基础上,依托物理、化学、材料、环境等一级学科,发展新材料的研制、开发与利用,能源开发与利用,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学科方向;依托生物学一级学科发展蛋白质科学与生物技术、系统生物学与转化医学、干细胞生物学与再生医学、定量生物学与分子影像学、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等学科方向;依托信息、电子、计算机等一级学科发展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架构,通信、信号与信息系统,未来数据技术和智慧系统,下一代计算科学和技术,跨学科交叉研究等学科方向。 依托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学科专业(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授权情况专业名称专业授权情况物理学博士点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博士点凝聚态物理博士点光学博士点化学博士点有机化学博士点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博士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点分析化学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材料学博士点电路与系统博士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点天文学博士点天体物理博士点天文技术与方法博士点光学工程博士点光学工程博士点核科学与技术博士点核技术及应用博士点核能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点化学工程博士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无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点测绘科学与技术无摄影测量与遥感硕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点物理电子学博士点电路与系统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点生物学博士点微生物学博士点神经生物学博士点遗传学博士点发育生物学博士点细胞生物学博士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点生物信息学博士点计算生物学博士点药学博士点药物化学博士点药理学博士点药物设计学博士点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 2.培养模式
该校在研究生培养阶段主要培养学术型博士和应用型硕士。实行本硕博课程贯通制和学分制,采取责任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制度,责任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全过程培养,包括指导学生选课、开题、论文研究、中期、答辩等;实行实验室轮转10制度,以扩大研究生对学科、导师、课题的选择权;学校利用中科院上海分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的资源,支持研究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同时学校也根据与中国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协议,为研究生提供参与高新技术研发的机会。
3.课程建设
2013-2014 学年,全校开设研究生公共课、专业课共计102门。
对“研究生思想政治课”,实行模块化教学和课程融合的方式,将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经典著作选读和讨论、社会实践和报告相结合。
对英语课程,采取通过制、分阶小班化教学,结合外教、讨论课等模式,重点开设科技英语写作,还开设了多门英语高阶和二外课程供学生选择。
此外学校还开设“学术报告”、“创新与创业基础”等公共特色课程。“学术报告”主要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包括诺贝尔奖得主、院士等开设,同时增加报告评论作业。“创新与创业基础”通过报告讲座、案例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模拟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
专业课程主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参照国际认证标准,设置“专业必修课”、“专业主修课程群”和“专业选修课程群”等,80 余门专业课程由学校聘任的教授(包括国家和地方“千人”、国家“杰青”,中科院“百人”等)开设。大多使用国际流行的英文原版教材和参考书,部分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还专门为该校开放该校工程学院的在线课程供学生选择,并对每门课程接受该校委派的青年教师进行 1-2 学期的进修。
4.创新实践
4.1美国博通实习生项目
学生参与了基于物联网的可穿戴移动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测试工作。学生参与研发的 Smart Ring 在嘉定物联网展会上亮相。
4.2 巴斯夫夏令营
该校多名研究生参加了于今年暑期举办的巴斯夫夏令营,包括工厂和实验室参观、员工交流等,面对来自汽车、建筑、食品、新能源等行业的未来挑战,给出的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本科生培养 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在学业、生活、职业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学校注重社会创新实践、科研创新实践及产业创新实践,2015年开展了首次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地点遍布全国8省/自治区。 本科专业设置(据2015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 培养单位专业名称专业类名称门类名称修业年限批准日期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类理学四年2014年3月13日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学类理学四年2014年3月13日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类工学四年2014年申请新增物理学物理学类理学四年2014年申请新增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类工学四年2014年3月13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类工学四年2014年申请新增 截至2014年10月,上海科技大学与多所国际大学在教师培养、课程共享、双学位和学生交换、学术交流、合作科研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务实合作。与此同时,学校已与博通公司(全球最大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之一)达成协议合作开展“无线城市”项目,安进公司(全球最大抗体药物公司之一)已在校园内建立安进亚洲研发中心。与博通公司(全球最大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之一)达成协议合作开展“无线城市”项目,并成立物联网联合创新中心。 交流项目 上海科技大学已经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首批32名本科生已于2015年暑期赴加州伯克利、芝大进行课程学习和文化交流;与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合作开办的首期电影编剧培训班获得成功。
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教育、文化及科研合作。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与上海科技大学共享部分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相关材料和在线课件。
与芝加哥大学在科研、学术、文化教育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包括交流与互访、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共同参与学术会议和活动等。在科研方面,将与芝加哥大学计算研究所、保尔斯基创业和创新中心探索和发展学术科研项目。
与德雷塞尔大学将在教育、科研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与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南加州大学、布朗大学、牛津大学等院校的全方位合作框架也正在对接中。 资助项目 桑坦德银行项目
桑坦德银行为该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海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和一定的资金资助。所有在册学生可依托此资助项目,申请桑坦德大学网络成员学校,包括美国麻省理工、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布朗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 国际会议及学术讲座 2013-2014 学年,上海科技大学成功举办了多场国际性学术论坛,如第一届上海 GPCR 论坛、2013 新药研发协同合作前沿论坛等。还邀请到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uthrich),世界知名学者、英国石油集团(BritishPetroleum, BP) 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鲁尔(Christof Rühl)博士等世界知名专家来校开展了学术讲座。
学校还成功举办了多期 Shanghaitech Inno-Forum,邀请到了免疫化学研究所特聘教授、2006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Roger D. Kornberg, iHuman 研究所特聘教授、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Kurt Wüthrich 博士,在细胞内囊泡运输分子机制领域取得“教科书”级科研发现的著名科学家、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上科大特聘教授 James E. Rothman,在商业航天、新能源汽车、可再19生能源、电子商务等领域引领产业变革的高科技创业奇才、特斯拉汽车公司(Tesla Motors)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首席执行官 Elon Musk,以及破译孪生素数猜想的华人数学家张益唐教授做客 Shanghaitech Inno-Foru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8893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9
下一篇 2022-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