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核运动会引发哪些灾害

地核运动会引发哪些灾害,第1张

地核运动会引发哪些灾害 果壳网有一篇文章《自然灾害的重要根源----地核异动》

摘录一部分
(2)众所周知,太阳与月亮是研究地球环境的两大重要对象,但对于内核与地壳互动关系的研究可能有些忽略。
地球距太阳149,600,000公里,月亮距地球304,401公里,但内核距地表只有5150公里,月球的密度是3.34克/厘米3,内核的密度是13克/厘米3。可见内核的质量比月球还要大,而且它与地表水冰层及大气层的距离又这么近,所以内核只要出现不正常偏动,地面的流动物质就会被那内核的引力所牵动:轻则风起云涌、潮起潮落;重则惊涛骇浪、飞沙走石、地裂山崩,各种不同的灾害就降临了。
我们再来看看一个生活中的常见的例子,以便说明各质体之间的引力问题:一个盛着液体的水缸,我们拿一块石头放进缸里,它必然要沉到缸底,这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地球除了对水缸不但有总体的引力,也对于水缸、液体、石头分别具有单独的引力,而且因密度的不同结果也不同。由此可见太阳及月亮对于地球的万有引力关系应分为:与整个地球的相互引力、与大气层的相互引力、与水冰层的相互引力、与地壳整体的相互引力、与外核的相互引力,与内核的相互引力等等,其中对地壳整体及内核的相互引力本人认为与自然灾害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假定太阳及月亮是固定于太空中的某个位置,那么地球中的各部分必然沿着它们的引力合力方向作挪动。但地壳整体与内核从质量到密度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两者是不可能质心重叠着作挪动,质心不能重叠的挪动,内核与地表水冰层、大气层及地壳整体之间的距离就必然发生变化。对于内核来说这种挪动只能认作位移,而对于地壳整体来说,由于地球每天都要自转360度,因而地球表面之上的所有物质与内核的位置、距离时时都在发生变化,因为内核与地表的距离只有5150公里,即使变化很小,也会对地表的水冰层及大气层产生很大的引力影响,所以地面上天天见到的潮汐现象及天气变化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3)众所周知,太阳及月亮与地球的位置关系时刻都在变动,前辈们运用它们的变动规律总结出来的朔望大潮论断已很科学。但他们还没有把内核与地壳整体不稳定的位置关系结合起来考虑,特别在日全食太阳和月球最大的引力合力对地球各部分的引力牵动也最大的情况下,地壳整体与内核位置变动应该更为严重,此时的内核对地壳、水冰层及大气层所产生的影响就难以估计了,综合各种引力对地表各类质体的推或拉,当出现共鸣或共振的情况,地球的灾难就来临了。
日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已为古今之共识,但此刻若是对地球有引力影响的其它星球再来添乱的话,那麻烦就更大了。比如流星穿过日食线,水星、金星经过或接近日食线,则地球各部分受到的引力状况就更为猛烈,后果就难以想象了。
总之,希望的是我们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才能做好预测,防止灾害,减少损失。
天涯博客还有一篇文章《地核运动是地震灾害发生的元凶》

完整摘录
地球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地球以南北极为轴围绕太阳旋转和自转形成春、夏、秋、冬和每天的日出日落现象,地球自转过程中,地核与地壳自转速度不同产生地磁,地球的结构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鸡蛋非常相似,只是核的温度、密度相当高。

由于兴趣所致,1983年在大学学习期间翻阅了大量地震资料、地震发生时有很多异常现象,其中有一项地磁强度在地震发生时突然发生变化。通过查阅历年地磁资料,磁南极和磁北极也在发生变化,磁极是由地壳与地核相对运动产生的,那么可以推断磁极轴线是横穿地核的一条轴线。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通过对地磁南北极与理想中的地球中心对比发现磁场轴线与地球中心线并不吻合,也就是说高温度高密度的地核并不在地球中心,它偏中心越大、地震、火山等地质发生的机会就越高。有人说了,地核现在在什么位置?通过对地磁的研究它是20世纪由太平洋缓慢向东移动,可以肯定的说地核正在我们的脚下,这就是近几年我国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据俄罗斯报纸网4月22日报道,科学家发现地核仍在积极改变自己的形态。东半球俄罗斯和中国下方的地核正在熔化,西半球地核正在硬化。它是由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岩层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模拟出地球的内部结构。通过分析1976—2009年间90次大地震的数据,法国图卢兹大学的研究人员模拟了地核的形态,并再次证实了它的不对称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8919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9
下一篇 2022-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