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么念是对的,「法」字的正确读音就应该是四声的 fà。
今天作为通用语的「国语」,所依据的标准读音是传统北京音。
而在传统北京音中,「法国」本就该读作「fà 国」。
读作 fà 的还不仅限于「法国」的「法」。
1915 年出生于北京的相声大师刘宝瑞先生,在他录制的单口相声《斗法》中,将所有出现的「法」字,包括「斗法」这个题目以及诸如「法术」「法官」(指作法的法师)「法台」(施展法术的高台)等词汇中的「法」字都一律读作 fà。
为什么老北京会选择这么读?要解释这一点,就要提到一个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文白异读。
所谓「文白异读」,指的是在汉语特别是汉语各方言中存在的同一个汉字的发音有着完全不同的「文读音」和「白读音」两套语音体系的情况。
其中,「文读音」也叫做「读书音」,是在朗读书籍、官方文书、正式文件和「文言」词汇时使用的「正音」,由历代官方加以推广并在官方学校与民间私塾中加以普及。
宋代官修韵书《广韵》的内页,历朝历代官方出版了各种“韵书”来确立一套标准的汉字读音系统。
与此同时,古老而分布广泛的汉语有着众多「方言」。
这些方言语音系统的形成有的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很多方言中还吸收了不少源于少数民族的词汇或读音。
基于上述原因,这些方言中汉字的发音与不断发展的官方读音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更多地区保留了更古老、更本地化的读音,也就是「白读音」。
其实,fà 就是「法」字在北京音中的文读音,而今天普通话中的读音 fǎ,则是这个字的白读。
而无论中国大陆普通话中的标准读音 fǎ 还是北京话中的 fá(如「想个法 fá 子」)或 fā(如「没法 fā 儿看了」)都是“法”字的民间白读音。
因此,台湾人把法国读成 「fà 国」其实并没有读错,反倒读出了「法」字的正确读音。
而且貌似,他们这样的念法我们现在很多人反而会觉得很可爱。
台湾国语是以南京一带的江淮官话为主体,有许多字发音都与大陆普通话相异。
喜欢用的口语也不同,比如拽、叼……这些都是江淮一带人的口头禅。
江淮一带好多字都读四声。
如:吃、法、发……………………。
苏皖中北部老人至今都是读四声,优其是发律、法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