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姓司马。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
汉族。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扩展资料:司马姓的来源1、源于官职,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上古时有人重黎,为司掌天地之官,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
周宣王时期,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
后来程伯休父克平了许方,立下大功,周宣王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
春秋宋国,楚国,晋国,各国都有司马,以司马为姓。
在程伯休父的后裔子孙中,一部分“以官为氏”而称司马氏,一部分“以国为氏”而称程氏。
程伯休父娶安定胡开国之女,生二子:长子仲庚、次子仲辛。
仲庚后来继任其父大司马之职,其后裔子孙以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司马氏,为司马氏始祖;仲辛则承袭安定侯,其族人移居太原,仍称程氏。
2、源于陈、田姓,出自春秋时期司马穰苴。
3、源于改姓出自姬姓许氏、郝氏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据史书记载:许穆之、郝惔之,他们的后代中有人因故改为司马氏。
许穆之、郝惔之二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的流民首领,属于氐胡民族,在史籍《宋书》、《通俗文》、《图经本草》、《本草纲目》中,多将其列入“清水氐”。
但本书认为其不过是曾经依附于清水氐杨氏家族,并非属于清水氐世系,因此其具体源起何族支,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出自东晋王朝大司马王导,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王导,公元276~339年,字茂弘,琅砑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出身名门望族。
王导出身中原著名士族,是一个非常老练的政治家,也是东晋王朝的实际创造者。
当时晋元帝缺少才能和声望,在晋室中又是疏属,之所以能够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导的支持。
晋元帝因此把王导比做自己的“萧何”,极为倚重。
东晋王朝在长江流域建立汉族政权以后,有利于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入,经济和文化也迅速发展起来。
王导主政期间,“绥抚新旧,维系伦纪,义固君臣,清静为政”,多次制止了王氏家族拥权夺位的企图,积极发展江南经济、调和南北士族矛盾,使东晋王朝迅速稳定。
4、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司马子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子反,名熊侧,即楚公子侧,是春秋时期楚共王熊审执政时期(公元前590~前560年在位)的楚国上卿,官为大司马,执掌楚国军队,曾多次为楚国建立功勋,是楚共王属下的重臣。
在司马子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马氏,世代相传至今。
另外,楚国的司马期思县公、司马子西、司马子良、右司马公子申、司马子庚、大司马冯,右司马公子櫜师,左司马公子成、司马公子齮、司马蒍掩(薳掩)、司马公子弃疾、司马公子卯、大司马公子燮、司马薳越、左司马沈尹、左司马戌、右司马稽、左司马公子眅、左司马沈尹戌等等的后裔子孙中,也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马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5、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司马韩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韩厥,谥号献,史称韩献子,是春秋时期晋国韩氏家族的第五代领袖。
韩厥是韩子舆的儿子,他早年丧父,由晋国上卿赵盾抚养长大,后被赵盾推荐为晋军的大司马,是春秋时期晋国政治舞台上极其重要的人物。
在韩献子逝世后,他的儿子韩宣子韩起继位,培植起了一个庞大的韩氏家族,为日后与赵氏家族、魏氏家族联手进行“三家分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在韩献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马氏,世代相传至今。
另外,晋国的司马魏绛、中军司马张老、中军司马张君臣、司马女叔侯、司马羊舌鲋、司马叔游、司马弥牟等等的后裔子孙中,也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马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6、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司马孔父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孔父嘉,公元前?~前710年,著名春秋初期宋国大夫,名子嘉,字孔父。
是孔子的六世祖,官为大司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
历史上三位姓司马的名人,司马迁、司马懿和司马光,他们是什么关系?谢谢邀请。
这三位可能是司马家最有名的三位了,也是成就最大三位了,如果说到他们的关系,首先三个人都复姓司马(等于没说),其次是司马光和司马迁都是史学大家,司马光和司马懿都是正直家,还有一点就是三个人都挺能忍,这个一会儿详细说。
从成名早晚来说,司马光少时有名,司马光砸缸时还是孩童。
而司马懿则是成名较晚,属于大器晚成。
诸葛亮成名时,他还默默无闻。
司马迁则因为写作史记得以名传千古。
说说三个人能忍。
司马懿能忍是出了名的,曹 *** 征召他,他感觉时机不到,装病不出,曹 *** 不信,派人去查看,刺客拿刀去诗探,他居然面不改色继续装。
诸葛亮北伐为了逼他出战,送妇女衣服给他,他哈哈一乐,说孔明拿我当女人,厚待使者。
而部下羞愤不已。
他和魏国大将军曹爽争权,为了使敌手放松戒备,装病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让派去探听虚实的人甚至认为他将不久于人世,而司马懿出其不意发动高平陵之变(魏明帝曹睿陵墓),消灭了曹爽一党,掌控了曹魏大权,为晋朝代魏奠定了基础。
司马迁命运多舛,因为写史记这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坚持秉笔直书,得罪了汉武帝刘彻,被处以宫刑,给身心都带来巨大损害,他在《报任安书》中说,之所以没有选择一死了之,就是为了“”成一家之言”,不容易啊。
相比前面两位,司马光可能没有经历那么多起伏,但是他为了编纂《资治通鉴》这一皇皇巨著,历经十九年,耗尽了心力,夏天天热,为了编书,在自家院子里挖一个大坑,他躲在坑里挥汗如雨校对书稿。
这个还真不好说,三人都姓司马。
按照中国姓氏一脉相承的传统,有共同祖先也说不一定。
但是这个时间跨度实在太大了,司马迁西汉初年生人,司马懿东汉末年生人,司马光更是北宋时代的人了。
随便哪一个都差了几百年。
特别是司马迁还受过腐刑,这就好比是在问李莲英和李小龙是什么关系。
当然了,追本溯源,咱们还是要把可能性比较大的列一下。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司马这个姓氏。
中国人的姓氏有很多,来源也比较广泛。
有因国称姓的,比如春秋时期,陈国的有称陈姓,宋国的有称宋姓;还有因爵位称姓的,比如王、侯等等。
而像司马、司徒、司空这几个姓氏,都是官职名称。
早在殷商时期,司马这个官职就存在了,而且级别不低。
其当时与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地位仅此于三公。
所以司马是以官职称姓。
这说明司马家祖上一定很可能做过相应的职位,也算是名门之后了!不过传到司马迁这里来,可就没那么风光了。
虽然当时有着大司马这样的军队首脑级别官员,但跟司马迁他们家没关系。
他们一家连者几代都是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
那么司马迁和司马懿是否有关系呢?个人认为应该没多大关系,按照史书记载,司马迁出身低微,其祖上只是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家庭。
其祖上有个叫司马错的,乃是秦国名将,此外乏善可成。
而司马懿他们家可不一样了,其乃是妥妥的河内司马氏正统传承,其先祖乃是高阳之子重黎,即咱们常说的火神祝融。
周宣王时期,先祖程伯休父因功得赐司马为族姓。
最能体现两者没有关系的是司马懿的十二世祖司马卬,其当年随项羽灭秦,受封为殷王,其乃是与司马迁祖父同时代的人,二者并没有关系。
当然了,如果往前追述个几百上千年,那估计还是有点关系,毕竟司马迁曾自己说过,他的最早先祖是颛顼时代的重黎。
也就是和司马懿有着同一祖先。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重黎的后人逐渐分散到了卫国、赵国、秦国。
慢慢的,司马氏大家族,就这样分化出了三个支系。
司马迁是秦国一脉,司马懿则是赵国一脉。
但值得一提的是,司马迁当年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
而再次之前,他是已经有了儿子,分别是长子司马临和次子司马观。
而这两人因为父亲犯了罪,后面就改姓了,分别改姓“冯“和改姓“同”。
所以要找司马迁的后人,不应该在姓司马的里面去找,而是应该去找姓姓“冯“和姓“同”的,特别同姓,由于人口数量较少,其血统的纯正性估计更大。
而司马懿和司马光之间,关系就比较紧密一点。
话说司马懿有一个弟弟,名叫司马孚,西晋建立后被封安平献王。
据司马光父亲司马池称,他们便是这司马孚的后代。
具体真假,那就见仁见智了。
所以,三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能说是同姓。
不过话说回来,这其中相隔时间最远,关系应该最为淡薄的司马迁和司马光,倒是有几分缘分。
司马迁写了《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而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其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虽然不是第一部(第一步是《春秋》),但开创了编年体史书多功能目录的新体例,同样成就非凡。
历史学界常常把两部巨著放在一起比较,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而司马迁和司马光两人更是有着“史学两司马”的美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