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诗出自南宋陆游的诗歌《游山西村》,因收录入小学课本,被绝大多数中国人所熟知,特别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诗写于1210年,我们知道陆游还有一首知名度非常高的诗,那就是他人生中写的最后一首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写于陆游临终时的病塌前,表达了他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
从时间上来看,《游山西村》写于1167年,而陆游生于1125年,算起来写作《游山西村》时陆游42岁,写作《示儿》时85岁。
两首诗写作的时间相隔43年。
1167年,42岁的陆游正走在人生的壮年。
那么这期间他的人生处于怎样的状态呢?陆游通过参加礼部考试进入仕途,屡受秦桧的排斥。
1165年,陆游调任隆兴府通判, 因有人进言陆游“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官职遭到了朝廷罢免。
陆游回到故里,赋闲在家四年的光阴。
1167年,恰是他回到家乡,不问政事的时间。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家乡到处闲走,走过了一山又一山,渡过了一条又一条的溪流,遇到农家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情款待。
他们拿出了”腊酒“、”鸡肉“等食物来招待陆游。
陆游对此充满了感激和赞赏的情绪,大赞当地衣装简朴、民风淳朴。
他并没有为自己的遭遇愤愤不平、悲观失望。
他坚信人生的逆境、国家的动荡只是暂时的,因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说明陆游对于当时秉国者目光短浅,并无深谋长策的状态并没有丧失信心,以乐观主义精神期待着否极泰来的那一天。
对于陆游的仕途而言,或许可以说的确很快到了否极泰来的时候。
1169年,朝廷征召陆游任为夔州通判,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事。
陆游携家眷由山阴逆流而上,重新履新。
但是其后的道路并不顺利 。
1171年,陆游亲临抗金前线,但是十个月后即因朝廷的昏庸而让北伐计划毁于一旦。
1172年,陆游被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陆游骑驴入川 ,因为官职属于闲职,也是颇不得志。
再之后,南宋偏安一隅。
1190年,朝廷还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削职罢官。
陆游不得不怀着悲愤的心情,第二次离开京师。
对于其深爱的国家,陆游至死也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可以想见他的心境一直是愤慨而悲痛的。
《示儿》一诗,留给今人太多的感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山村山清水秀,百花争艳的情景,说出了诗人的思想与众不同,可以看出他在逆境中的热爱生活的兴奋心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