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登鹳鹊楼》王之涣(688一742)字季陵,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后迁居绛县〈今山西省绛县)。
开原初,曾任冀州衡水县主簿,因被诬去官,乡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县(在今河北)尉,天宝元年病逝,葬于洛阳。
王之涣为人任侠尚气,豪放不羁。
作品音韵铿锵,被当时乐工歌女谱曲吟唱,名噪一时。
他的诗作大多已散佚,《全唐诗》中仅存六首。
这首诗是写景诗的佳作,也是绝句中的名作。
其特点:第一是描写生动,用字恰切。
它写出了鹳鹊楼的特色,依山临河,不止一层。
"依"字形象生动,勾勒出旷野落日的景色,"入"字雄浑有力,写出了黄河奔腾向海的气势。
第二是感情饱满,蕴含哲理。
诗歌不仅表达出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心情,而且能够给人启示。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要使视野更开阔、深远,就要立足更高,就要奋斗不息。
此诗对仗工整。
两联都是对偶句,"白日"对"黄河""依"对"人","山"对"诲","尽"对"流","千里目"对"一层楼"音韵和谐,读起来柳杨顿挫,自然流畅。
古诗词鉴赏之登鹳雀楼,其解读及写作背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这是一首千古绝唱。
是五言诗的压卷之作。
无论从音律、起承转合、思想感情、艺术特色等方面都堪称上品。
唯一不足的是,这首诗的作者被人冒领。
却无证可考。
但大多数版本认为这首诗是王之涣所作。
鹳雀楼上也是王之涣所题。
王之涣处于盛唐时期,由于早年得志,才华横溢~,但却招到小人嫉妒,陷害。
被迫离开官场。
开始他的漫游生涯。
这首诗就是他游览鹳雀楼时所作。
当时唐代诗歌盛行,统治者也比较重视诗歌的创作。
当时武则天也是爱才惜才之人。
当她看到这首诗时,感觉非常流畅自然。
就问旁边的李峤,这是谁的作品。
李峤狡黠的回答是朱斌的。
于是武则天就赏赐朱斌绫罗绸缎千匹。
并且加官进爵。
而真正的作者王之涣却穷困潦倒,无人问津。
清代学者在整理王之涣的诗时,就没把登鹳雀楼作为他的诗整理在一起。
所以后人也有疑义。
正因为这首诗有人冒领,才有高适、王昌龄、岑参等人为王之涣打抱不平。
才有了鹳雀楼赛诗,文人名流齐聚鹳雀楼。
但没有一首诗超过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下面就来看看这首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二句写景。
三四句抒怀。
对仗工整,而且三四句是流水对。
一二句写自然景色,抓住傍晚时候的景色,通过对白日、远山、黄河、大海这四个意象的组合,形成一幅完美的的画面。
这画面气势恢宏磅礴。
能把自然界最雄奇的景象尽收眼底,从而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
这是大手笔。
非一般人所能驾驭的,日月轮回,黄河入海,画面展开,及咫尺于天涯。
收放自如。
接着由景入情,登高望远。
想看尽所有风光,还要再登一层楼。
这就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一曲同工之妙。
表现出来一种努力拼搏,积极进取。
昂扬向上的情怀。
所以也激励后人。
奋发有为,易达到情感的共鸣。
这句融自然、哲理、人情于一体。
王之涣此时所抒发的情感,正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一样。
也表现古代知识分子那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
因而成为千古名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