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历史上,故宫因火灾和其它原因曾多次重建,但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
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及两侧分列的东西六宫,是封建皇帝进行日常活动和后妃皇子居住游玩及奉神的地方。
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
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朝寝交接处的乾清门前广场是体现紫禁城建筑礼制规范较为集中的场所。
广场南面的保和殿是外朝三大殿的最后一座,规格等级仅次于太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翼角置走兽9个,内外檐均施金龙和玺彩画,菱花槅扇,坐落在高大的汉白玉“三台”之上。
北面乾清门位居后宫最南端,是帝王正寝乾清宫的正门,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汉白玉须弥座。
其东西两侧的随墙琉璃门——内左、内右门,分别通向东、西一长街,是去往东西六宫的重要通道。
门外设军机处、九卿朝房,正合《周礼》所谓“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之制。
九卿朝房为连檐通脊灰瓦顶,不施斗拱,门窗装修素朴,台明高仅尺余,进一步烘托出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的宏伟壮丽。
“爱我国防,固我长城”手抄报的内容是什么?长城历史背景是怎样的?长城是一道有效的防线,犹如马其顿防线一样,对常规的军事攻击能快速地组织起军事防御。
同时,长城也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分界线,历史上凡是能进行农耕的地域都能引起统治者莫大的兴趣,这是历史的政治传统。
因而,北方的草原戈壁对历代统治者来说并没有征服的欲望。
于是早早地把长城建立起来,设立烽火台,在附近驻军,以便能快速反应。
对游牧民族的政策,用得最多的就是“和亲”,其次是封王,最次是赏赐。
能够互不侵犯就行了。
在这一政治思路下,东方的大海显然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至于茫茫大海的那一面是什么,从不在历代统治者的思考范围内,有滨海上供的海鲜换换口味就好。
倒是南方,虽然是南蛮之地,蛇虫遍地、瘴气缭绕,但却是盛产鱼米的好地方,使得历代统治者不惜一切代价去征服。
甚至为了保护南方不被倭寇袭扰,还模仿长城的样式和功能,也同样建立起一座海上长城,时间却已到了明朝。
后来,有人曾上书康熙要拨款修缮长城,康熙表示明确反对,发了篇长文来说理:”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
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
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
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意思是说,修长城有什么用?修了也不能彻底解决边疆之患,还不如修德安民,使百姓心悦诚服,这才是治患的根本。
在我看来,长城的修建体现的是农耕民族的性格,不单是古代中国,凡农耕民族的征服欲望都不强,探险的精神也不强烈。
因为自给自足就够了,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死于斯,有土斯有人,有人斯有财。
能让百姓安守本分在土地上耕种,便是最大的政治成就和财富源泉。
在中国古代社会,从传说中的古部族,到后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割据与统一,多是靠战争立国的。
所以中国古代社会,由于战争的制度和措施,比其它任何制度和措施都更早地完备和发展起来,长城也是这样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纵观长城的历史,可以看出,大部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整体或某个方面比较弱的一方,才修筑长城。
长城用于军事的目的,是修长城的一方,想凭借长城保持与敌方的抗衡。
所以研究任何一个朝代所修建的长城,及长城作为军事防御线的作用,都离不开宏观地研究发生军事冲突的双方的国势盛衰、战略思想等方面情况。
中国首次完成南方统一北方,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完成的。
朱元璋起于江淮之间,并没有急于北上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元朝,而是先消灭了与之并存的几支起义军,然后分路北伐,进兵元都,很快就推翻了早已腐朽的蒙元统治。
明王朝是在推翻蒙元帝国后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相互敌对的关系。
正象前人所指出的那样:“元人北归,屡谋兴复。
”为防止北元卷土重来,明代前后大规模修建长城50余次之多,峻垣深壕,筑垒建隘,历时200余年,役夫不计其数,使长城防御体系日趋完善,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蒙古各部贵族与明王朝双方处于对立冲突之中,但其间更多的是蒙古游牧文化流入中原,中原物资输往塞外,相对一线双方民族把臂言欢的和平景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明长城既是一条蒙古民族与汉民族之间的分界线、隔离线,又是冲突融合以至友好往来的汇聚线。
明初长城是控制北元势力的需要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