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这首《对酒》,作于1905年。
诗人从日本回国后,在上海她的挚友吴芝瑛女士家中,拿出自配的倭刀给朋友展示,酒罢兴浓,诗人拨刀起舞高歌,吴女士命女儿用风琴伴奏,歌声悲壮动人。
这首诗便是缘此而作。
全诗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以一女子而作如此悲歌,借对酒所感抒发革命豪情,沥血阐明:人的生命是非常宝贵的,热血不能白白流淌,应当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只有这样这辈子算是没有白活。
同时抒发诗人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豪迈情感,表达了决心为革命奉献一切的豪情壮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今天的我们品读这首诗,仍然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炽灼豪迈之气。
领会到诗人意欲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甚至不惜流血牺牲的精神,表现出诗人的性格的豪爽和大义。
那么此诗的作者是谁?她都有哪些事迹?为何说她的牺牲间接促进了辛亥革命? 今天在这里为大家做一详尽的解析。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人。
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她也是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平生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秋瑾自幼习文练武满腹忧国忧民。
因不满封建包办婚姻的官僚丈夫“混沌度日”,终于不堪忍受腐朽堕落遂舍身弃家,自费只身东渡日本留学寻觅革命出路,在东京入学期间,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
除在校学习外,还广交留学生中的志士仁人,如鲁迅、陶成章、黄兴、宋教仁、陈天华等近代中国风云人物。
在此期间,秋瑾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曾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作为开展妇女运动的团体。
和刘道一、王时泽等十人结为秘密会。
以最终打破了桎梏在身上的封建枷锁反抗清廷、恢复中华为宗旨,加入并受命为“洪门天地会”横滨分舵的“白纸扇”,即大军师。
她的英武风采令当时在日本的鲁迅等人都自惭形秽。
秋瑾在日本创办并主编《白话报》月刊过程中,曾受到孙中山的赞许和肯定,并指导她可“依据此特长,利用宣传工具,报告时事,解决实事,效果越直接越迅速越好”。
秋瑾一贯以提倡女权为己任,她说“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她以“鉴湖女侠”为笔名,在杂志上发表了《演说的好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抨击封建制度丑恶,宣传女权鼓号革命。
字里行间,充满了女权解放的激情。
1905年,秋瑾归国筹措费用,春夏间,分别在上海、绍兴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并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
徐锡麟、秋瑾先后加入光复会后,国内革命形势有了迅速的发展。
到7月,秋瑾再赴日本,不久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
在留日期间,她写下了许多革命诗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
”“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906年,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国创办公学。
秋瑾利用任教做掩护,负责浙江革命发展,她大力宣传发展同盟会,大幅度扩充同盟会会员,此后不少成员成为同盟会中坚骨干,为同盟会革命工作添砖加瓦,并为中国同盟会在浙省革命展开道路。
萍浏醴起义发生后,她与同盟会会员杨卓林、胡瑛、宁调元等谋在长江流域各省响应,并担任浙江方面的发动工作。
到杭州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
此时她在杭州新军中又发展了吕公望、朱瑞等多人参加同盟会与光复会。
不久,萍浏醴起义失败,接应起义事遂告停顿。
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
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
”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创刊。
秋瑾撰文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
并为该报写了《发刊词》,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
随后秋瑾又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
以大通学堂为据点,联络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
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供出并出卖秋瑾,至10日,她在已知事败密泄的情况下,仍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
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d尽被捕。
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纵观秋瑾短暂的一生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她是华夏杰出先烈,民族英雄。
蔑视封建礼法,提倡女权解放,她的女权与女学思想成为近现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中山赞称秋瑾为“最好的同志秋女侠”,曾题词:“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
并楹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灵魂”!在孙中山所著《建国方略·有志竟成》中再次把秋瑾与徐锡麟、熊成基等革命志士并称为“辛亥三杰”,褒扬其革命功绩。
作为和秋瑾、鲁迅并称“绍兴三杰”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对她也有高度评价,他认为:“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这种封建束缚的“新女性”,是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驱者”。
为何说秋瑾的牺牲间接促进了辛亥革命?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正确面对秋瑾历史地位:秋瑾是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位女烈士。
终其一生,她都在为伸张女权而奋斗,在为革命建国而努力,把妇女运动与革命运动结合在一起。
她无愧于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女英雄称号,她为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而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妇女的楷模。
近代中国是一个革命的时代,革命离不开作为“半边天”的女性。
秋瑾有幸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因而成为近代中国女性革命的一面旗帜,一个代表近代中国女权革命女性的颇具象征性意义的标志性历史人物。
所以肯定的说:秋瑾的牺牲间接促进了辛亥革命。
关于秋瑾的革命事迹,网上有不少文章,在此介绍一点不常见的,关于女侠的爱情与婚姻。
秋瑾嫁湘乡王廷钧。
廷钧比她小两岁,“体清腴,面皙白”,“状貌如妇人女子”,转不如瑾之“伉爽若须眉”。
京师大学堂教习服部宇之吉,其妻繁子,对廷钧的印象是:“白脸皮,很少相,一看就是那种可怜巴巴、温顺的青年”;按,当时廷钧二十五岁,捐了小京官,而繁子大概不知道这对夫妇是“姐弟恋”,故称王“很少相”,惟“可怜巴巴”四字,窃谓传神。
同时,与瑾初见,令繁子印象尤为深刻,记云:“蓬松的黑发梳成西洋式发型,蓝色的鸭舌帽盖住了半只耳朵,蓝色的旧西服穿在身上很不合体,袖头长得几乎盖住了她那白嫩的手。
手中提一根细手杖,肥大的裤管下面露出茶色的皮鞋,胸前系着一条绿色的领带。
脸色白得发青,大眼睛,高鼻梁,薄嘴唇。
身材苗条,好一个潇洒的青年”。
其时为光绪三十年(1904),瑾二十八岁。
时人对瑾在外的举止,则谓“青布之袍,略无脂粉”,上街打车,“跨车辕坐,与车夫并,手一卷书”,而一般妇女坐车,都是“垂帘深坐”,故“市人睹之怪诧”,而瑾不以为意,殆“在女士则名士派耳”。
至于廷钧的学习情况,其戚云:“读书善悟,不耐吟诵。
作文写大意,不喜锤炼。
不临摩碑帖而书法秀丽”;即谓廷钧聪明有馀,不能沉潜,兼以出身富家(王氏在湘潭开办当铺),不必考虑生计问题,缺乏做苦工夫的动力,如此而欲有成,实在很难。
以故,“两应童子试,一赴乡闱不与选,遂弃帖括”。
秋瑾赋诗,有“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之句,托词咏古,其实在慨叹所嫁非偶。
妻为“名士派”,夫为“纯谨士”,古人或觉不适,今人未必然,甚至可以矜为时尚。
不过,廷钧“幼年失学,前途绝望,此为女士最痛心之事”。
瑾未来虽做了革命家,也曾有过夫婿封侯的理想,这很正常。
及至对丈夫“绝望”“伤心”,发誓独立,而有“漫云女子不英雄”,“红颜谁说不封侯”的念头,也很正常。
只是,未来因银钱问题,夫妇不和,瑾与兄书,至云:“读书之人,虽无十分才干者,当亦无此十分不良也”;将科举不利与品行不良混为一谈,以此痛责其夫,纯系一面之词,就不是很正常了。
只问事实,可知廷钧并没有特别对不住秋瑾的地方,反而曾在婚後支持妻子创业。
女侠为国家与民族 *** 心太重,其志固可嘉,而小小一个县级富户,实在承受不住这种折腾,这或许才是家庭矛盾的症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