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宇宙里天体之间的距离相差极大,天文学家用来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也五花八门。
如果是在地球附近,就仍然会使用千米或者英里作为距离单位。
比如国际空间站到地面的距离,就是400千米,或者254英里;再比如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通常就表示为384401千米,或者238856英里。
地月之间的平均距离,有时候也会当成是一个距离单位来用,缩写为LD,通常用来描述近地小天体靠近地球时,它们到我们地球的距离。
比如上面这个表格,就显示了最近一段时间会靠近地球的许多小行星。
之所以用LD这个单位,是因为比较直观,一眼就可以看出它们靠近地球时,距离我们是月亮的几倍。
更远一些的话,天文学家会使用天文单位这个距离单位,缩写为AU。
1 AU=149597871千米,就是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
比如,2018年7月27日火星大冲时,火星到地球的距离就是0.3862 AU,差不多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3多一点。
而旅行者1号到太阳的距离,截止到2018年1月2日,大约是141 AU。
而到了太阳系以外,上面这些距离单位用起来就不顺手了,因为就算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到太阳的距离也足有27万 AU。
此时,就轮到天文学家最常用的距离单位出场了。
这个单位,就是光在真空中花上1年的时间所走过的距离,称为光年,缩写为LY。
1 LY = 63239.7 AU = 9460.5 亿千米。
如果用光年来表示,比邻星到地球的距离就只有4.22光年。
别忘了,这只是离太阳系最近的另一颗恒星,整个银河系的直径足有10万光年。
除了光年以外,天文学家还会使用另一个距离单位,称为秒差距,缩写为pc。
1秒差距相当于3.26光年,看起来是个跟光年量级差不多的单位。
为什么会用它呢,这跟天文学家测量宇宙中天体距离的方法有关。
简单来说,如果有这样一个天体,从地球上看过去,跟从太阳上看过去,它的位置会偏差1角秒的话,它到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就是1秒差距。
如果距离更远呢?天文学家仍然会使用光年和秒差距,只不过数字会变得非常大。
比如,离银河系最近的另一个大星系,仙女座星系M31,距离我们就有250万光年,而现在天文学家已经观测到的最遥远星系,距离我们已经超过了100亿光年。
好在,100亿以内的数字,还是能够大概有个直观感受的。
这大概是天文学家没有引入更大距离单位的原因。
计量宇宙间天体距离的单位,大多数用“光年”计,就是光在一年内行进的路程,大约为九点四六乘以十的十五次方米。
但也有例外,比如太阳系内的天体,地月距离约为38万千米,冥王星距离太阳约59亿千米。
另外,还有光时的概念,就是光在一小时内行进的路程,一般用于太阳系在侧行星。
因为外侧行星距离太阳相对于系外天体较近,所以用光时的概念比较直观。
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