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金

慧眼识金,第1张

慧眼识金 慧眼识金的吕不韦,是一名失败的政客吗?

谢邀。

吕不韦最后自杀,有很多原因,但核心在于嬴政亲政以后他不懂得急流勇退。

这是古代很多政客最终没有善终的原因,这也是人性导致的。

再说他为政的能力。

准确的说我认为吕不韦算得上一个政治家,而不是一个普通的政客,原因有几点:1、秦国的军功爵制,以敌方人头作为晋升凭证,所以秦国军队只要是攻城,城里的军民都是殊死抵抗的,反正城破都要无论军还是民,脑袋都要被割。

吕不韦已经看出,这样的政策对于统治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他已在调整这样的政策,在吕不韦死前和死后,秦军杀人的数量都是20、30万最高的是活埋45万,而在吕不韦执政的12年间,秦国的仗还在打,而杀人的数量却大幅度的降低了。

其次,《吕氏春秋》很好的反应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他不仅推崇商鞅的法家,也大力宣扬王道,仁政。

他的这种杂家思想,其实就是后世帝王们王道和霸道并行的手段,某种程度上说,嬴政抛弃了吕不韦也抛弃了吕不韦的政治主张,为后来秦朝迅速灭亡留下了伏笔。

2、讲吕不韦的战略布局。

在秦始皇5年,吕不韦指挥秦军和魏国打了一仗,结果占领了魏国很多土地,于是吕不韦就建立一个郡,叫东郡。

这个郡与齐国接壤了,这让齐国要直接面对秦国的兵威了。

最重要的是,东郡的建立拦腰截断了六国的土地,让六国再也无法组织起合纵。

如果说,吕不韦只知道运作一下宫闱之事,那他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政客,也算的上成功了。

但是他是有政治远见的,特别是上面列举的第一条,他已看到了秦国水下暗藏的危机,只可惜后来的嬴政、李斯都没有发现。

总得来说,我觉得吕不韦在执政方面还是成功的。

吕不韦,作为历史上最卓越的投机商,既可以成为巨富,还能够谋国成为大秦帝国的相国,其才华世所公认。

↑虽然自尽而死,吕不韦仍是人生大赢家↑那他作为政客来说,是成功还是失败呢?毫无疑问是成功的,我们只要看看他当相国期间做的事情,就能发现他高超的政治水平,至少在当时的各国中,属于佼佼者。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拜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吕不韦的投资得到了空前的回报,名利双收。

然而,他这些名利地位,全部是因为他帮助嬴子楚当上了秦王,而不是从实际政绩中拼杀出来的,接下来,历史给了吕不韦展示自己政治才华的舞台,吕不韦也不负历史使命,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

↑吕不韦的投资得到了空前的回报↑1. 灭亡东周七年前,即公元前256年,周赧王驾崩,他死后把“天下共主”的东周国王位子传给了东周君(姓姬,本名及谥号均不祥),可这个“天下共主”只是名义上的罢了,更甚者,自从周成王以来一直保存在深宫中的“九鼎”——天下共主的象征,被秦昭襄王强行取走。

东周君不堪其辱,终于在公元前249年联合诸侯伐秦,以卵击石,自讨灭亡,吕不韦奉命将东周君弑杀,东周领地并入秦国。

2. 发动战争,夺取韩赵魏大量城池吕不韦指挥了一系列战争,夺取韩国,赵国,魏国大量城池,并且把六国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为将来秦始皇嬴政的统一战争打下了良好基础。

↑吕不韦的政治成就超过了战国四君子↑3. 广纳人才,为大秦帝国吸纳了众多人才吕不韦广招门客,但他并非只把门客为己所用,他会把优秀的门客推荐给朝廷当官,为大秦做贡献,代表作就是挖掘了李斯。

李斯从荀子那里学成后,来到秦国,适逢秦庄襄王去世,嬴政登基,李斯先去求见吕不韦,获得吕不韦的赏识,当了吕不韦的门客,后来吕不韦又把李斯提拔为郎官,李斯才得以有机会在嬴政面前游说自己的政策,从而平步青云。

可见,吕不韦为人并不狭隘,想想李斯是怎么对付韩非的,两人的胸怀高下立判。

4. 国内抓生产,抓建设,增强了国力有趣的是,郑国本来是韩国派去秦国的奸细,目的是游说秦王在国内搞大工程建设,从而削弱秦国的经济,破坏民生。

↑郑国渠遗址↑这个想法看似有道理,但要看搞什么大工程,可笑的是,韩国选派了郑国这位当时最优秀的水利专家,给秦国建设了郑国渠这一工程。

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完成,它带给秦国的是:每年可灌溉汉中农田四万顷!关中变成一片沃野,产出的粮食正好支持了秦国的统一大业。

作为当时的秦国相国,吕不韦的支持与郑国渠的建成是分不开的。

5. 编撰《吕氏春秋》大家可能觉得编写《吕氏春秋》还能算政绩?其实在小编看来,这是吕不韦最伟大的政绩。

这本书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殷周佚说,赖以谨存,尤可宝贵”,收录了当时及之前儒、墨、道、法、刑、名、兵各家学说,共26卷,160篇。

↑《吕氏春秋》永载史册↑试问战国时期那么多相国,有谁像吕不韦一样编书了呢?李斯没做到,尉缭也没有做到(但他好歹写了一部兵书),更别提战国四君子了。

当然,吕不韦作为政客,并没有得到善终,这与他过分自信的性格不无关系,身在名利场之中能保持清醒的,能有几人?所以不能以吕不韦的自尽一事来苛责他,他服鸩酒而死,也是为了保全家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9221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