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的意思是:完全深入、透彻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
这句话出自南宋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全诗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是不是认为从书上学来的知识太短浅?书上的理论不仅不短浅,而且大多是精华。
不是理论没有用,只是从理论到实践,有一段距离,需要一个通达的过程。
书法理论是书法形式结构线条以及观念和审美的研究总结,主要包括技法、历史、书体研究等内容。
没有理论的支持,艺术将不能称为艺术。
不妨先厘一厘书法理论与书法实践的关系。
书法理论之于实践,主要有三层关系:一是书法理论是书写技法的系统总结。
比如楷书笔势的“永字八法”,就是用笔之法的梳理总结。
二是书法理论指引书法实践。
比如古人在大量的临摹实践中,总结出“石刻不可学”的理论,就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是书法理论启发诱导书法实践。
虽然法无定法,但古今名家对书法艺术的理论总结,本身就是站在一定高度的思考摸索,完全值得加以揣摩借鉴,去充实丰盈自已对书法创作的理性认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错,光读不练,理论就永远只是空洞的理论,转化不了笔下的功夫。
但是,不研读理论,只低头实践,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且很有可能过不去河。
书法人一定要有自由之思,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但是自绝于古人他人的理论经验,无疑是管中窥豹坐井观天,是不可能有大收获、大建树的。
博采众长、古为今用、他为我用,从而融塑自己的风格气象,这才是科学的方法论。
抱庸浅谈。
(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独坐城楼d素琴,腹有奇谋退寒兵。
赵括兵演留笑话,孰优孰劣要分清,千秋万载红尘客,实践当中识真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