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称的中文翻译,主要来源有2个:1.中国人自己翻译的2.该国自己指定的中文名称大多数外文名称都是中国人自己翻译成中文的,大多数遵从的是谐音原则,且存在一定的历史演进。
比如英国,英文写作“Britain”,中文翻译成“不列颠”,又因为“English”(英语)、“England”(英格兰)等发音影响,古代的中国人将之翻译成了“英吉利”。
过去的中国人实在是擅长于“信、达、雅”的文字运用,为了照顾外交,他们将褒义词尽善尽美的用到了船坚炮利的洋人身上。
《广雅》有云:“英,美也”,那么“英吉利”自然就是“又美又幸运”的国家。
类似的国名有很多,比如“德意志”,它并非来源于惯用的“Germany”,而是来自于“Deutschland”的发音,德国首都“柏林”,也源于“Berlin”。
还有“意大利”源于“Italia”,法国源于“France”(法兰西),爱尔兰源于“Ireland”,荷兰源于“Holland”,俄罗斯源于“Russia”等等很多。
还有些更早的翻译称谓,比如明朝时管西班牙、葡萄牙都一概叫做“佛郎机”,著名的“佛郎机大炮”即源于此。
“佛郎机”并非直接音译,而是来自于中、西亚地区对“Frank”的称呼,这个音变调后传入南亚,在印地语里转换成了“Farangi”,很快被中国人翻译成了“佛郎机”。
当然,有时候他们还被称为“红夷”,这个就是形容词意译了,红色毛发的蛮夷嘛。
俄罗斯早期还被称为“罗刹国”,说起来这个其实也是音译,只是翻译的不那么友好,与红毛夷、“西番人”差不多。
(注:法兰克本是日耳曼人族名,但在古代成为伊斯兰世界对欧洲人的称呼,类似中原人被一概称为‘汉人’的道理)这类古称中文名其实相当多,比如今天的“马六甲”源于明朝中文名“满剌加”,新加坡叫还曾经叫“龙牙门”、“单马锡”、“淡马锡”,老挝古称叫“寮国”,反正那年代又没有汉语拼音,中国人的脚步走到哪里,就会给哪里起个中文名,这些名字要么是根据当地音译,要么是拍脑袋想的。
如今“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美利坚”等基本上都被简化处理了,成了我每次常见的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等,但“意大利”、“爱尔兰”、“俄罗斯”等等则保持了原词,大概是觉得顺嘴吧。
类似韩国这样的属于自定中文国名,他们的英文国名是“Republic of Korea”,韩文国名是“대한민국”,按发音写成“Daehan Minguk”,至于中文“大韩民国”是他们一开始就立法确定的。
上图.大朝鲜帝国,笑笑就可以了众所周知,韩国现有的文字是后造的,属于拼音文字,他们之前一直使用的都是中文,虽然如今中文被取缔了,但韩国民间要求恢复中文的呼声一直未绝,再加上拼音文字对史料、名词使用的缺陷,在重要的东西上,韩国人依旧保持了中文标注。
“大韩民国”作为国家专有名词,当然也会被专门拟定。
上图.汉阳大学,我武汉都不敢这样叫类似的东西还有韩国首都“首尔”,2005年前我国对首尔的称呼还是“汉城”,这座城市古代被称为“汉阳”(Hanyang),后来李成桂迁都后改为“汉城”(Hansung),都是有汉字记载的。
但韩国1948年建国后,取消了“汉城”的称呼,将之改名为“首都”,发音为“Sieur”,美国人画地图将之标为“Seoul”,韩国人写中文依然称之“汉城”,直到2005年韩国觉得“汉城”会有歧义,于是选出了“首尔”这个法定中文名。
就连“ Korea”(高丽)这个词儿都不简单,如果按照英文国名来翻译,应该翻译成“高丽共和国”,只是中文中很少再在他们身上提及“高丽”了。
如今“ Korea”这个词如今被广泛用于朝韩国名,甚至还有“South Korea”(南朝鲜)、“North Korea”(北朝鲜)这种不正规但蕴含历史沿革的称呼。
韩国的“韩”也是有说法的,别看今天他们在英文里高丽高丽的叫,中文的“韩国”源于朝鲜半岛古代的“三韩”,即“马韩、辰韩、弁韩”三个部落。
这三个部落位居朝鲜半岛南方,汉朝时与大汉的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相据。
这三韩对朝鲜半岛影响非常大,被他们当做祖宗一样看待,以至于后来他们还搞出个“大韩帝国”,只不过这个“大韩帝国”没嘚瑟几下就在1910年让日本吞并了,当时日本都没敢喊自己是“大日本帝国”呢。
总而言之,韩国事物的中文名称让韩国人自己做主了,他们是嘴上不说中文,桌子底下对中文了解的一清二楚。
日本与韩国也差不多,估计是岛太小了没啥风景只能看太阳,这个国家自古以来认为自己是“日出之地”,当年圣德太子给隋炀帝写信:“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乎”?搞得隋炀帝怒槽都炸了——“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总之“日本”这个词儿在古代就很有文化基础。
按照中国古代的写法,日本应该叫做“邪马台”、“倭国”、“委奴国”,好听点也是“扶桑”、“东瀛”,近代也有“东洋”的叫法。
日本官方改名在《新唐书》中就有记载,称之“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
”意思是日本人学了点中国话,开始讨厌“倭”这个名称,于是改名叫日本。
比较有趣的是“邪马台”(邪 音 耶)这个最初的称呼,日语中“大和”与“山本”发音高度相近,比如动画片高达SEED的主角基拉·大和就是“Kira Yamato”,二战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则是“Isoroku Yamamoto”;很明显“Yamato”这个词儿与“邪马台”就是一个音。
这中间后来又发生了变化,日本人不是不满“倭”这个字儿么,他们于是修改了读法,采用了与“倭”同音的“和”,以“わ”(音 哇)字替代,于是“大和民族”就有了。
后来他们进一步改了国名的用法,称之为“ひのもと”(日之本),继而又演变成了“にほん”(日本),“にほん”读作“Nihon 霓虹”,也就是今天日本的称谓。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国力逐渐加强,之后一路上升成为世界级的强国,他们很快就坐起了帝国主义的美梦,将自己称呼为“大日本国”,当时这样的称呼相当多,还有如“大日本皇国”、“天皇神国”、“大日本帝国”等许多称谓。
最后日本在1936年正式将自己改为“大日本帝国”,连同宪法、政府文件等等全部进行了汉字、注音的修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还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大日本帝国”,最后在美国人干预的宪法之中又改回了“日本国”这一称谓,而且由于尴尬的天皇制度,日本国名简单到没有任何附带称谓,它没办法称“共和”,更不敢称“帝国”、“王国”,干脆就啥都不嚷嚷了。
泛汉文化圈的国名都是直接拿过来用的,韩国就是这样,大韩民国不是我们起的中文名,而是韩国自个起得名字,音:Daehan minguk而“韩”这个字指代的是以前的三韩地区,分别为马韩、辰韩、弁韩,这三块被半岛人认为是他们先祖来源地。
当然,朝鲜王朝在历史上一直作为中国的属国存在。
但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李氏朝鲜觉得可以脱离大清,于是开始独立,由于三韩地区的历史传承性,朝鲜高宗将国名改为“大韩帝国”,但没多久就被日本吞了。
后来的事儿就简单了,既然大韩帝国当年短暂存在,而且具有历史正当性,大韩民国就自然传承了“大韩”这个很装B的名字~不过这只是韩国,一些非汉语文化圈的国名翻译则是音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形式,要细谈非常复杂,随便举几个例子。
England——英格兰France——法兰西Danmark——丹麦但也有和英语体系不同的,比如German——德国,这个和英语发音风马牛不相及,这主要是德语中自称为Deutschland,日本也当年称德国为—独国,这个发音都是基于德语Deutsch而非英语还有写意译的,比如Iceland——冰岛,Montenegro——黑山还有音译和意译混合的,比如Беларусь-Belarus-白俄罗斯,Бела是白,这个是意译,русь是罗斯,这是音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