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楚燕韩赵魏秦

齐楚燕韩赵魏秦,第1张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打一个秦国怎么就输了呢?

战国后期,原处于西方蛮荒之地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和历代秦王的励精图治国力强盛,渐有并吞天下之志。

东方六国深切感受到秦国的威胁,为了“抱团取䁔”六国曾合力抗秦。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曾游说六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强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六国之间也有利益冲突。

后来,秦相张仪出使六国游说其与秦国结盟,是为“连横”。

六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争相与秦结盟,“合纵”瓦解。

最终,秦国历经十年时间,逐一消灭了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六国的失败在于不够团结,也在于秦国的强大。

休聊宋,莫言晋,不谈齐楚燕韩赵魏秦。

话今引古事,叙古喻当今。

话说当年,先是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

到后来齐、楚、魏三国又联手灭掉宋国,瓜分了宋国领土。

于是,从春秋五霸逐步演变成了战国七雄。

然而,没多少年,强大起来的秦国便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也宣告结束。

对此,苏洵苏老泉在《六国论》中开宗明义的写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而比他更早的诗人杜牧不也曾在《阿房宫赋》中发出过“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的感叹吗?!这六国为什么打不过秦?下面我就举一个大家都熟悉且通俗易懂的例子。

《三国演义》大家都知道,其中有这么一段,说西凉刺史董卓率兵进入国都洛阳,使得本已病入膏肓的东汉雪上加霜。

那么,您知道这厮进入洛阳时带了多少兵吗?有一个说法是,他手下仅有三千兵马。

为了征服百官,控制朝廷,须要表现出强大的军事威慑力来。

于是,这厮玩起了瞒天过海、虚张声势的把把戏。

每隔四五天就命令部队晚上悄悄溜出洛阳,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荡荡开进洛阳,战鼓震天,旌旗招展,俨然给人一种千军万马源源不断开进洛阳的假象。

好啦,咱们这里还是按照《三国演义》上说的,董卓带兵二十万吧。

董卓祸乱朝政后,曹 *** 、袁绍联手发文,召告天下,号召各路英雄发兵,共同讨伐董卓。

于是,十七镇的刺史、太守前来响应。

他们一同聚集了多少兵马呢?按照书中所说:“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而来。

”如此看来,前来讨伐董卓的兵马至少也要在二十万以上了。

那么,为什么这个庞大的“讨伐联盟”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大战便自己就迅速的土崩瓦解了呢?大家相聚后,推举了“盟主”,立下了誓言,读毕誓言,不但歃血,众人还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

“盟主”袁绍公布纪律后,大家也都表态“惟命是听”。

如此可见众人的诚心和决心。

然而,尽管如此,其最后结果也同样没有走出在俺们这里“联盟必败”的铁律。

为什么“联盟必败”?一、私心请看:仗还没打呢,济北相鲍信就担心先锋孙坚夺了头功,暗拨其弟鲍忠,先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关下搦战。

结果被华雄斩首,旗开得败!二、猜疑孙坚斩杀华雄副将胡轸、小获胜利后,向总督粮草的袁术要粮,结果遭到了袁术的猜疑,不给。

导致其失败。

三、狂妄、不能容人当华雄斩了俞涉、潘凤,关云长自告奋勇,要“斩华雄头,献于帐下”时,只因其无官无职,帐上袁术竟然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

与我打出!”曹 *** 急止后,身为“盟主”的袁绍还依然坚持“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的看法。

四、各怀异心、各怀野心。

当董卓毁灭了洛阳,迁都长安时,袁绍及众多诸侯已然是斗志全无。

使得曹 *** 不得不负气自己带兵追赶,导致大败。

而孙坚发现了玉玺,却让袁绍拔出了刀。

最后“联盟”终于四分五裂,且相互之间还兵戎相见了……《三国》如此,六国呢?我刚写到此,隔壁老王来了。

坐下后,便问我又写什么呢?听我眉飞色舞的白话完了,老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点头,说:“我年轻时,曾在北大烧过一年锅炉,一天,我听等开水的学生们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

这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也和你今天说的意思差不多。

”我点了支烟,回答道:“哦,曾经有个台湾作家,叫柏杨,写了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学生们聊的这段话就是他说的。

”“啊,说的有道理,不过你能把这说法给我聊的透彻些吗?”我深深的吸了口烟,眯着眼问道:“学过车吗?”“废话,老司机了。

”“那好,那就更容易理解了。

”于是,我开始讲了起来。

我学车的那会儿,一车是八个学员。

教练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屁孩儿,比我们八个学员的年龄都小。

于是我们八人就组成了临时联盟,还答成了口头协议,即:谁也不许拍教练的马屁,不许底下偷偷的请教练吃饭,更不能开给他送东西的先例!然而没过几天,就听说有人破了规矩了。

谁呢?老三。

因为他要上班,不能天天过来学车,于是他跟教练说:他来的时候,最好让他多摸会儿车。

说完还塞给了教练两盒“中华”。

后来,又有人说考试时头车和末尾收车的人最好过。

为了讨好教练,到时候好把自己排在第一或最后,就又有人提前下手了。

不仅把教练带出去请了饭,还捅过去两条烟。

于是,不拍马屁的“闸门”一下子就彻底打开了不说,还相互攀比着拍起了教练的马屁。

到了冬天,收车后不仅“拍得差的”成了给车放水专业户。

早晨也要拎着大铁壶到锅炉房打热水往水箱里灌,之后还要拿着冰冷的“铁摇把”把车摇着。

教练坐在车楼子里,叼着学员们送给的好烟,把头从车窗里探出来大声的叫骂着:“使劲儿,快,没吃饭呀你?真他妈怂!”……没等我讲完,文化低但悟性高的老王就打断了我:“别说了,我彻底明白了。

”说完,又点了支烟,一言不发的抽完,站起身,走了。

老王,国字脸,长得帅,身高体壮不说,据说还有一门儿超乎常人的本事。

望着他远逝的背影,我忽然恍然大悟了……前些天,村里又有几个中年男子结伙到外地干活去了。

临行前,几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饭。

饭桌上,几个女人共同表示:让男人们尽管放心去,她们几个会互相照应。

还开玩笑的干了杯,说要共同防范老王,谁要敢跟老王套近乎,就群起而攻之。

今天,我知道老王有办法了……老王都能“活学活用”,您还用我再说当年的秦国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9274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