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上浮(上浮的物体露出液面后,受到的浮力减小,当浮力减小到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时,漂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悬浮(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下沉(一直下沉到液体的底部)。
因为冰的密度(0.9×10³kg/m³)小于水的密度(1.0×10³kg/m³),则同体积的水的质量大于冰的质量,同体积的水的重力大于冰的重力。
那么当冰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冰的重力。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冰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所以,冰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因为冰的密度是0.9,水的密度是1.0,冰的密度小于水,所以能够浮在水面上。
水的物理性质非常特别,热胀冷缩的原理有时水是不遵循的。
一般物体都是热胀冷缩,可水在0---4℃时并不遵循这一原理,在4℃时密度最大,越冷密度越低,到结冰成固定时密度就只有0.9了。
这样同样体积的冰排出水的体积就少,也就是说一块冰排出水的体积小些,这样冰就多出部分浮在水上。
固体收到的浮力等于排出液体的重量,固体的密度如果大于液体,就会下沉,固体密度如果小于液体,就会上浮。
这是初中物理就学过的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