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读音

迫击炮读音,第1张

迫击炮读音 迫击炮真正的读法是pai吗?po是不是正规的读法迫击炮读法"迫击炮"为什么叫"迫击炮"呢?"迫击"是什么意思呢?

我国近代的东西,如果在历史上找不到出处,那必然与日本有关,比如说“政策”、“方针”、“电器”、“电气”等等现代新词汇,“迫击炮”这个火炮名称同样如此。

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迫击炮的话题。

迫击炮由俄国发明,俄语名称为“миномет”,所以西方国家在为迫击炮命名时也使用发音与俄语相近的“mortar”。

日本做为亚洲国家中唯一一个列强国家,在发展迫击炮技术时,很难像命名“间谍”那样直接译音“SPY”,所以对这样的火炮就以它的特点命名为“迫撃砲”。

在日语中,“迫”和“撃”的意思分别是被动和机械,由于迫击炮是一种用炮d撞击火炮击发撞针实现发射的火炮,区别于传统的击发撞针撞击炮d实现发射的火炮,同时这是一种多用于近战的短射程火炮,在我国古代对“迫”字的释义为“逼也,近也,”因此以深受我国古代文化影响的日本就以“迫撃”来表示这种火炮的特殊性,并以此为其命名,这就是“迫击”的意思。

在过去,“迫撃砲”的正确读音为“pò ji páo”,而不是现在的“pǎi ji páo”,“迫”字在普通话里自古以来就没有“pǎi”这个读音,而这个读音是近代才发明出来的。

▼下图为美制120mm高精度迫击炮,迫击炮时由沙俄发明的,这款重型高精度迫击炮的外形最接近过去迫击炮刚发明出来的外形。

迫击炮首次投入战场始于日俄战争时期,相信这也是过去日军十分重视迫击炮战术应用的原因——被老毛子打得太疼了。

迫击炮至今仍然是步兵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原本读“pò ji páo”的迫击炮,为什么变成了现在的“pǎi ji páo”了呢?答案仍然与日本有关,自甲午战争输给日本以后,我国的社会风气开始从敌视日本转变成崇拜日本,这也是晚清开始大批量公费派遣留学生到日本学习的原因,更有甚者直接自费到日本留学。

公费留学生的代表人物为常凯申,自费留学生的代表人物为蔡锷、唐继尧,他们学成归来以后迅速成长为新军将领。

这样的风气造成的结果就是全面学习日本,以至于不论是军队条令、 *** 典还是武器装备名称,几乎都直接照搬日本标准。

武器装备名称中最典型的代表是步q(日军名称为“步兵铳”)、机关q(机关铳)、战防炮(反战车砲)、战车(坦克、装甲车)等等,当然也少不了迫击炮(迫撃砲)。

到了北洋时期,地方军阀势利已经不在服从中央管制,武器装备名称也就不存在统一标准,再加上80%的文盲率,各个地方军队干脆以自己的本地方言为各式武器装备名称。

最典型的代表是德国 *** 手q,北洋政府的命名为“7.63公厘 *** 手q”,而地方军阀的命名就显得五花八门了,比如盒子炮、自来得、驳壳q、镜面匣子等等。

▼下图为德国 *** 兵工厂原装的驳壳q,该q在我国的名称非常具有特色,是最具代表性的,如果当时迫击炮也能像驳壳q那样普及,相信他的名称也会像驳壳q那样五花八门,可惜的是即便炮击炮只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前线支援火力,但对于积贫积弱的我国而言仍然过于高大上,所以只发明出一种名称——“pǎi ji páo”。

而迫击炮从日本引进以后,就直接以日文“迫撃砲”来命名,即“pò ji páo”,可见迫击炮不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旧中国军队里,“迫”字都是读“pò”的,这个字从古代以来就没有“pǎi”这个读音。

然而咱们国家的地方方言在发音上与官话的发音区别还是蛮大的,其中就包括“迫”字,大多数方言在读诸如“迫害”、“逼迫”、“强迫”时“迫”字的发音就不是“pò”了,而是“pǎi”,在称呼迫击炮时自然就以方言“pǎi”来发音。

久而久之,从日本人那里传过来的“pò ji páo”也就成了“pǎi ji páo”,而“迫”字的读音也就这样被发明出了第二种读法,也就是我们现在已经习惯成自然的“pǎi ji páo”迫击炮,可见中华文化确实博大精深。

所以以后看到别人把“pǎi ji páo”迫击炮读成“pò ji páo”迫击炮时,千万不要笑话,兴许人家才是对的。

文章最后请教读者朋友们一个问题:用你们的本地方言读“迫”字时是怎样的发音的?▼下图为正在对靶标开火的国产82毫米自行速射迫击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研究研究“迫”字,以证实“pǎi”的发音是近代发明的,尤其是学现代汉语文学的文科生,搞不好还能以此写一篇学术论文。

实际上迫击炮的历史并不久远,它源于过去攻打工事的“臼炮”,臼炮使用粗短的炮管,高仰角发射,能将威力巨大的d丸打上高空,再砸落下来轰平地面工事。

随着阵地战的兴起,臼炮能高角度曲射杀死工事中的人员这一特性继续启发了人们,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堑壕战中便诞生了最早的迫击炮,当时叫“斯托克斯3英寸堑壕臼炮”( Stokes Mortar (3-inch)),它的发明者是英国工程师威尔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Sir Wilfred Stokes)。

斯托克斯爵士后来在法国任职,搞出了布兰德1935型60mm迫击炮,开创了一款新型武器类别。

有的人会问了,奇怪,不是迫击炮么?怎么还在叫臼炮?没错,迫击炮的英文单词就是“Mortar”,发音是“茅台”,但与“臼炮”是一个意思,除了叫堑壕臼炮外,人们当年称其为“轻型臼炮”。

今天的翻译者因为已经有了迫击炮这一新认知,便不再称其为臼炮了。

俄罗斯人对迫击炮的起源有不同的解读,他们认为迫击炮并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人发明,而是更早的日俄战争时期,由俄国陆军中将列奥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托(Leonid Nikolaevich Gobyato ,1875 – 1915)发明。

戈比亚托将军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为了加强旅顺的防御,曾经将一批海军的臼炮拉到陆地工事中使用。

他运用了从封闭射击阵地高角度间接射击的原则,对不断挖掘堑壕抵近的日军造成了令人惊喜的杀伤。

本来这种小口径的海军臼炮只是为发射水雷和扫雷而设计,但戈比亚托与旅顺的城防司令罗曼·康德拉年科(Roman Kondratenko)将军一起对海军臼炮进行了改造,他们给小型海军水雷增加一些稳定装置,用47mm的海军臼炮发射。

海军臼炮也称为“水雷投掷器(mine thrower)”,这也是迫击炮的另一个名字。

之后戈比亚托作为俄罗斯的“便携臼炮设计师”开发轻型好用的“便携臼炮”(man-portable mortar),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的1915年去世,被追授中将,同时留下了 利康宁(Likhonin)47mm M1915迫击炮。

1916年俄国其他工程师改进了利康宁47mm炮,制造出了利康宁20mm和58mm迫击炮。

其实俄罗斯这种武器贼多,那个时期人们将各种水雷投掷器都改成了迫击炮,还拥有不少直接被缩小化的臼炮。

总之,不管是英法还是俄罗斯,在早期的使用者眼里,迫击炮就是一种能应用在堑壕里的小型臼炮,它们的特性与臼炮一模一样,尽管射程较近,却能通过高抛d道吊射轻易攻击到对面堑壕里的敌人,实在是好用的很。

但很有意思的是,日本也有关于“日本发明迫击炮”的说法,发明者是1904年“旅顺攻防战”中第3军的今泽义雄工兵中佐。

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这个今泽义雄中佐负责“掘进攻城”,工兵部队要在短时间内挖掘堑壕到俄军工事下,结果遭遇了俄军猛烈的攻击,工兵们拿着sld和炸药包,却无奈仍不到高高的俄军阵地中去。

情急之下,今泽义雄想起了日本传统的木质烟花筒“花火筒”,于是他设计了一款抛射爆炸物的木筒,上面用竹子牢牢箍住,以便能从更远的距离投射炸药。

金泽当场就给这东西命名为“迫击炮”,因为拿着“烟花筒”的士兵需要抵近攻击,所以取其“迫近攻击”之意。

所以,迫击炮有英、俄、日三种起源说,但究竟谁说的是对的?有没有“发明历史”的成分在内?谁都说不清。

实际拿出成熟产物的其实是法国人,他们将迫击炮推向了全世界。

日本人曾经引进过迫击炮,但他们并不太感兴趣,反倒热衷于更轻型的掷d筒类,真正在亚洲战场将迫击炮规模化投产并使用的其实是中国。

不过中国的“迫击炮”词汇很可能受到日本影响,毕竟最早引进迫击炮入国内的是张作霖,当时的奉系军阀几乎一面倒的学习日本,不免受到了某些影响,尤其是他们开始防止日式75mm轻迫击炮这一事件,肯定会将迫击炮的日文名称带进来,采用了和制汉字的写法。

显而易见,“茅台”是很难翻译成“迫击”的,日语自己对迫击炮的假名写法是“はくげきほう”,读音大致是“哈苦以吉活”,如果迫击炮名称是舶来品的话,那这个名称只能从文字中得来。

说到底,迫击炮在概念上其实是臼炮的继承和演变体,当它们将臼炮一脚踹进历史尘埃后,也继承了臼炮的原有名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9289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