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兩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
要想全面理解其中的含义,农夫觉得首先得先了解《春望》一诗的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攻破了国都长安,唐玄宗慌忙逃到了四川。
公元757年春天,身陷沦陷区的诗人杜甫,看到当年十分热闹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焚掠而空,变得满目凄凉,一片萧条景象,内心百感交集。
这才写出了《春望》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虽然破了,但山河却仍依旧。
虽然是春天,长安城却人烟稀少,荒草遍地。
触景生情,这时的诗人看到花,都不由伤心落泪,听见鸟鸣都心惊肉跳。
此时诗人心中並非只是多愁善感,而更多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恨,加之战火已连续几个月了,更多的是担心远方家人安危的悲与愤。
有你才幸福,与我共分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两句不是多愁善感,而是针对时局,诗人有感而发的忧国思家情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春望》中的三、四句。
全诗原文如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是五言绝句,且对仗工整。
其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采用了拟人手法,借“花鸟”尽人情。
移情与物花无情,鸟无恨,唯人之有也。
所以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诗人自己的忧伤痛感托付于“花鸟”,从而借物抒情,起到了加一倍的效果,比自我平铺直叙来得深奥透彻,更令人真真切切地体会了诗人的心情。
同时,《春望》是指春天这个季节里,诗人所看到的,重在“望”。
那么,此时的花儿绚丽多彩,香气袭人;鸟雀欢腾鸣叫,无忧无虑。
那为什么会出现“溅泪、惊心”呢?显然是诗人带着痛苦的眼光去看花鸟:花朵上有露珠,像极了“溅”岀的眼泪,听到了飞鸟的叫声,恰似受“惊”吓了而啼鸣。
互文见意首先,花因何事而“溅泪”?鸟为何情而“惊心”?诚然,由于诗人的“感时、恨别”,才引起动情流露的。
隐含了诗人的两种感情,可以说此二句为“互文见意”:花感时也恨别,鸟恨别也感时。
其次,在春天里,花鸟是自然中的美景,也是一种乐景。
想不到此时诗人的心情却悲凉优伤,愁思难忘,这就形成了一个反比较。
往往越是遇到乐景,心痛之人就是更加痛苦,就好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所以,相互转换而衬托,表现了诗人以乐景抒写哀情的艺术手法。
为何不是“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呢?“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是有之,但是杜甫作《春望》这首五言绝句,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一种忧国思家的真实情怀。
想当时,天宝十四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四川。
太子李亨于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
杜甫闻讯,即将家眷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不幸在途中被叛军浮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未囚禁。
第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的一片萧条景象,于是,百感交集便写了千古传涌的名作。
所以说,这不是“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而是国难面前的忧思情节的真实写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