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府仪同三司

开府仪同三司,第1张

开府仪同三司 晋书-载记 第一百一十三 苻坚上- 翻译“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是什么官衔?

“开府仪同三司”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都是古代官名,要弄清此二官到底是什么官衔,先得从这两个官职的来源和具体执掌说起。

一、开府仪同三司。

先要了解一下什么叫开府。

一方面,开府指开设府署、辟置僚属的行为。

这一行为开始于汉朝,通常只允许司徒、司马、司空等三公开府。

到了东汉的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又开始允许车骑将军开府。

魏晋和南朝时期,常常以此表达对高级官员的宠幸。

另一方面,从北魏开始,开府也成为了一个官名。

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第一品下,太和二十三年改为从一品。

北齐沿置,地位渐渐变低,授予开府也逐渐冗滥,连皇宫里所养的斗鸡都加封过此官。

南北朝以后至隋唐宋朝,开府成为了开府仪同三司的简称。

到了清朝,开府也是各省督抚的尊称。

开府仪同三司作为官名,是从三国时期的魏国开始设置的,当时为大臣的加封之号,意思是与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司在礼制、待遇上相同,同时,允许此臣开设府衙,自辟僚属。

两晋南北朝沿袭,北周置为勋官(官衔一种,用于奖励勋劳,类似于现代勋章),隋朝置为散官名号,初为正四品上,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从一品,位次于王、公。

唐沿袭,为文散官第一等。

勋官号中也有开府仪同三司,为从四品上。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为轻车都尉。

在北宋前期,开府仪同三司为文散官,从一品,地位与使相(宋初以皇亲国戚、留守﹑节度使等加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皆称使相)相同。

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也是个官名,简称同平章事。

唐朝初,以尚书令、仆射、中书令、侍中为正宰相,唐太宗时,或以其他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宰相事,入政事堂议政。

贞观八年(634),唐太宗诏令李靖三二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始有平章事之名。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和兵部侍郎岑长倩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开始以平章事入衔。

唐玄宗以后,逐渐成为宰相专称,至五代而不改。

藩镇节度使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则称为使相。

宋朝初年到元丰五年(1082),行新官制,丞郎以上至三师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例如,张齐贤、李沆并列为宰相时,张齐贤的官职称呼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沆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宰相职掌文武大政,“号令所从出”。

关于宋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品级,宋朝前期,自尚书左、右丞、六部侍郎以上至三师,都有资格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官品视其所带本官官阶而定。

宋神宗元丰改制后,以尚书左、右仆射兼门下、中书侍郎,行侍中、中书令之职,其官品为正一品。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后,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画为从一品。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后,左、右丞相为正一品。

北宋以其他官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为宰相的人,除了上述张齐贤、李沆之外,还有吕端、富弼、寇准、王安石、陈尧叟、杜衍、晏殊、李迪、文彦博等许多名臣。

北宋也曾经三相并立,比如宋太祖黄袍加身后,便以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并相,宋太宗时曾以薛居正、沈义伦、卢多逊三人并相。

为区分首相、次相、三相之别,特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以区分,加昭文馆大学士的简称昭文相,加监修国史简称史馆相,加集贤殿大学士简称集贤相。

如宋太祖时,范质以昭文馆大学士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首相,王溥以监修国史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次相,魏仁浦以集贤殿大学士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三相。

这是两个问题,先回答第一个。

首先搞明白,什么是三司?中国古代的官制,追本溯源,基本出自秦汉。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以丞相(管政事)、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为核心的中央官制,类似于古代的三公。

汉朝因袭秦制,但是略改其名,称为司徒(丞相)、司马(大尉)、司空(御史大夫),合称三司,也就是中央政府的三巨头。

开府,就是建立府衙,并自选僚属。

在汉朝,这是三司一级官员或者大将军、车骑将军的专利。

东汉以后,政权悄然移入皇帝的秘书机构——尚书省。

三司原则上不再掌管具体事务,但地位仍然崇高,为人臣之极。

由于三司名额有限,不能满足需求,于是有了与之相比拟的虚衔——仪同三司,也就是在礼仪上等同于三司,生活上享受三司的待遇。

仪同三司前,再加上开府二字,那就更加厉害,意味着此人拥有自己的办公机构,可以聘用自己的幕僚,往往是实权在握了。

两晋南北朝以来,三司的地位持续下降,即便作为虚职,也越来越不被人待见,大有淡出历史舞台之势。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开府仪同三司,也就变得更不值钱了,而且不设限额,极为泛滥。

隋朝结束乱世时,有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等散官号,算是皇帝赏赐给功臣的名誉,等级则不过为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

后来大概是觉得太滥,又统一为开府仪同三司,仍然是散官,不过有了从一品的地位。

自隋唐以降,及至宋元,开府仪同三司一直是一品文职散官,直到明朝废除。

清朝称总督、巡抚为开府,只是借用。

集中皇权治下,岂容大臣自立衙门,征选官吏?唯一的例外,大概是平西王吴三桂的西选官佐——虽无开府之名,却有开府之实。

第二个问题,若要弄个明白,也还要从汉朝说起。

汉朝对中国官制最大的贡献,就是将皇帝的秘书机构提高到政务核心的地位,由此架空了丞相、太尉等军政首脑。

这个秘书机构,从最开始的尚书台,衍生出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内阁、军机处等组织,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让皇帝亲自掌握政权,确保江山不变色。

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秘书机构的负责人,本来就大权在握,如果再辅以高位,便又成为了不挂名的丞相、太尉。

因此,历朝历代,都想方设法降低这个负责人的官阶,使之只有办事权,而无相应的高位。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长官,实际上就是宰相。

皇帝为了牵制宰相,往往又指令其他官阶较低的人参与机密,进入中央秘书机构(中书省、门下省),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所谓平章,出自《尚书》,原为评议、彰明之意,引申为参与决策。

事实上,任何机构,任何官职,只要大权在握,时间一长,便会变成一种体制。

历朝皇帝都想大权独揽,用小官来管大事,结果是小官不断成长为大官。

比如侍中,原本是给皇帝拿尿壶的小吏,因为被委以重任,后来竟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一样,开始只是参与机密,到了唐末、五代时期,便成为了真宰相。

宋朝将文武分开,以中书省主政,枢密院主兵,称为“二府”。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仍为实任宰相,但是不规定编制。

宋神宗改革官制,在三省设侍中、中书令、尚书令,但还是因为官高,不予授人,而是以尚书令的副手,也就是左右仆射为宰相,其中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代行中书令事。

总之一句话,皇帝就爱设个机构,但是不任命任何人为这个机构的首脑,而是以其他的低阶官员代行其职。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权,也就渐渐模糊,自元代以后,淡出政坛,成为往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9352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