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蓼汀花溆是审美意思,得先看这个地方如何。
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众人都道:“好景,好景!”贾政道:“诸公题以何名?”众人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个字。
”贾政笑道:“又落实了,而且陈旧。
”众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字也罢了。
”宝玉道:“这越发过露了。
‘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于是要进港洞时,又想起有船无船。
贾珍道:“采莲船共四只,座船一只,如今尚未造成。
”贾政笑道:“可惜不得入了。
”贾珍道:“从山上盘道亦可进去。
”说毕,在前导引,大家攀藤抚树过去。
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迂。
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
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大致是这样的:这张图只是大致相似,按着书中形容,这个石洞上还有很多藤萝薜荔,可以将裸露的石头覆盖住,石洞背后的池边有柳树还有桃杏,花都是从那边吹落到水中的。
再看一下落花流水的感觉。
看到一个石洞,然后看到水上的桃花,你会不会想到《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有桃花,有流水,有山洞,这分明就是桃花源记里的描述的地方嘛,所以大家觉得叫武陵源。
贾政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俗,而且太过于写实,一般命名都是要写意且清新的。
然后有人扯到了秦人旧舍。
武陵源里的人都是避秦时乱而待在里面不出来的,但正如宝玉所说,这是避乱,意义不好。
然后宝玉提出了蓼汀花溆。
蓼是一种长在水边的植物,长这样:汀,就是水边的平地。
溆,同样指水边。
所以蓼汀花溆的意思就是,岸上的蓼花和水边的花瓣。
书中写元春看到这四个字之后的反应:且说贾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这个道理很简单,蓼花也是花,它也可以看做是水边的花瓣,所以花溆和蓼汀根本就是同样的意思,也就是说出现了无意义的重叠,完全可以吧蓼汀两个字删掉,并且删掉后没有改变“花溆”本身所蕴含的意思。
元春可以说是宝玉的老师,宝玉早期的蒙学是元春教导的,所以元春是以师长的眼光来点评宝玉的作品,并敏锐地指出了宝玉的问题。
我看回答有人提到了蓼汀花溆指向黛玉宝钗,还有刘文典的反切说法。
我真的是觉得好笑,你要这么抠,就去把原文全都反切一遍,看看作者是不是藏了什么惊天秘密在里面,说不定结局都被你发现了呢。
如果你非要把钗黛往蓼汀花溆上扯,那我想问,花落水流红指向的是谁?强于污淖陷渠沟指向的是谁?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
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和宝玉一起看见花溆的是谁?又是谁,那样得怜惜在意这些花?那么蓼汀呢?宝钗在菊花诗中写道:怅惘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我们知道出了蓼汀花溆之后过桥就是蘅芜苑,那么宝钗日常都是可以看见花溆蓼汀的,她甚至把红蓼写入自己的诗中。
我是不是可以说蓼汀指代的其实是宝钗?所以这种关联非常主观,你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但这种解读真的有意义吗?在我看来,元春改匾额就是因为花溆蓼汀重复了,花溆可以包含蓼汀,仅此而已。
-------丸--------文:祁门小谢
“蓼汀花溆”是大观园著名景点之一,宝玉题词“蓼汀花溆”。
元春省亲改为“花溆”,大有深意:既体现了元春的文学才能,又暗含了元春的思想感情,呼应了曹公给出的元春判词。
“蓼汀”就是长满红色蓼花的水岸,“花溆”就是开满鲜花的水边。
“蓼”和“花”相近,“汀”和“溆”同义。
元春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 就字面意义来看,元春修改更加简洁清爽,一目了然。
回头细品,两词叠用,确实有重复之嫌。
这体现了元春在遣词造句方面,确有才能。
元春入宫,初为女史,即作为皇帝的秘书,必然是有真才实学的。
这从她将“红香绿玉”偏正短语改为“怡红快绿”动宾结构,增添了动感和情绪,可见文学造诣功底之深。
红楼梦第十七回: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众人都道:“好景,好景!”贾政道:“诸公题以何名?”众人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个字。
”贾政笑道:“又落实了,而且陈旧。
”众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字也罢了。
”宝玉道:“这越发过露了。
‘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宝玉所拟题名更写实,贴合景点特色,突出主要植物,比“武陵源”、“秦人旧舍”等用烂的典故生动许多。
而元春删掉“蓼汀”,仅留“花溆”二字,更显凝练简约。
“蓼汀花溆”既为并列两词,为何元春删去“蓼汀”,留下“花溆”二字呢?蓼花,伴水而生,长在渡口,素来被称为“离愁之花”,象征人间离别。
唐朝诗人司空图,曾写过一句关于蓼花的诗:“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
”诗人独坐水边,望着对岸如火的蓼花,自己魂牵梦萦的亲人却不知身在何处。
一条大河将两岸之人隔离开来,象征一扇宫门将元春和贾府隔开,那种失而不得,各自天涯的忧伤,怎不让元春无限惆怅?元春向贾母王夫人哭诉,将皇宫比作“那不得见人的地方”,看见蓼汀二字,必然触景生情。
元春不喜“蓼汀”,自然不忍观之。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蓼花开在秋天,秋意萧索荒凉,更增离愁别绪。
又因蓼花多为一年生植物,寓意不祥,为贾府家族前途考虑,也不宜采用“蓼汀”二字。
所以元春果断删掉“蓼汀”二字,剩下“花溆”显得温和繁盛,花开团圆,春意盎然。
删掉“蓼汀”,留下“花溆”,已清楚地表明了元春的思想感情,她不喜欢离愁别绪,只盼望能够一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
这在元春判词中早有呼应:“望家乡,路远山高……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需要退步抽身早”。
(欢迎互粉交流,共同进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