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形成过程

雨的形成过程,第1张

雨的形成过程 雨的形成过程雨是怎样产生的

雨的形成过程: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由于蒸汽层上层温度低,水蒸气体积缩小比重增大,蒸汽下降,由于蒸汽层下面温度高,下降过程中吸热,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这就形成云。

云团逐渐变大,云内部上下对流越来越激烈,温度越来越低最后形成雨点下降。

如何形成雨天空中的雨怎么来的?

北方人冬天有到澡堂泡澡的习惯,有没有感觉到,天花板上不时的有水滴落,这与自然界中雨的形成有异曲同工之妙。

并且,雨的形成可在实验室模拟。

在一只大烧杯里铺上一层饱含水分的湿沙,杯口盖一只盘子,盘子里放上一些冰块。

用酒精灯加热大烧杯,一会在盘子附近就会出现“白雾”,盘子底部出现小水滴,小水滴越聚越大,最后,就会滴落下来。

自然界中的雨的形成与此类似,在阳光的照射下,大地和江河湖海里的水分大量蒸发,变成水蒸气,随风飘动,在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者凝华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积聚在一起。

由于受到空气浮力和上升气流的作用,飘浮在空中形成云。

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积越多,并且相互之间不断碰撞不断变大,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下落。

下落过程中,进入温度较高的空间,冰晶就熔化成水滴 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向地面,就形成了雨。

一、成分来源: 1.地球表面水蒸发,使水由液体变为气体。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m=pv,液体水气化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到小于空气。

然后气化水分子开始上升。

二、凝结成云: 1.科学实验表明:海拔高度每上升一千米,温度下降6℃; 2.我们又知道水的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是0 ℃; 3.所以当气化水分子持续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气温会下降到0 ℃,甚至更低。

这个时候 水蒸气凝固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

三、降落为雨: 1.微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而当他们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时就会降落为雨; 2.微小水滴在云里不断通过凝结、凝华增大以及相互间不断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3.雨水降落到地球表面后果断时间又会蒸发气化上升,不断重复。

以上就是雨的形成过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9362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