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我来回复一下这个问题。
先纠正一下楼主,这本书是翻译为《汤姆索亚历险记》,该小说是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的。
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
我读完这本书后,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个人物,很典型,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同类型的人。
最终,好人会有好报,坏人自会有他的下场。
1、汤姆·索亚全名托马斯·索亚,本小说的主人公。
他是个聪明爱动又调皮捣蛋的孩子,姨妈罚他星期六不能去玩而是刷墙,他却会忽悠别人说刷墙是件很好玩儿的事儿,让其他孩子抢着为他刷墙。
汤姆骨子里具有冒险风格,他会约上小伙伴们去做海盗。
汤姆也足智多谋,他和哈克一起破坏了杀人犯乔埃的阴谋,最终让坏人恶有恶报。
2、哈克贝利·费恩圣彼得斯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他的父亲是个酒鬼,不会照顾哈克。
但是哈克却心地纯良,他不受约束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汤姆与他关系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寡妇收养。
3、波莉姨妈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的老太太,平时戴个老花镜,但是看人的时候喜欢从镜框上看,不通过眼镜看人。
对于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4、莫夫·波特一个“酒鬼”,为了挣钱买酒喝而去帮年轻的鲁滨逊医生盗墓,结果被同伙印第安·乔伊陷害,被诬陷为杀人凶手,后由于汤姆的勇敢作证才得以洗脱罪名。
5、印江·乔伊印第安人,阴险狡诈,在与莫夫·波特一起帮鲁滨孙医生盗墓时杀死了医生,并把罪名嫁祸给了莫夫·波特,但最终因贪财而饿死在山洞里。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地,当我酣畅淋漓,一口气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活灵活现浮现在我眼前的是“汤姆”高大的英雄形象。
首先,“汤姆”的英雄在于“足智多谋。
”无论是被姨妈惩罚刷墙,还是在学校里背不出《圣经》,抑或是与贝姬在山洞里探险迷了路,“汤姆”总能急中生智,想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计策,从而瞬间将枯燥辛苦的刷墙劳动变成一场让小伙伴们积极参与的游戏;不用费力背诵,却轻而易举地从校长手里得到一本《圣经》;利用随身携带的小玩意并通过风筝线的引导,最终有惊无险地脱离山洞困境。
“汤姆”正是凭借着足智多谋,时而“方才西风压东风,如今北风嘻南风”,时而又“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这不禁让我油然而生几多崇敬之情。
曾经的顽皮少年,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收获了令人羡慕的财富和爱情。
其次,“汤姆”的英雄还在于”强烈的正义感。
”在坟地目睹了惊心动魄的杀人案后,“汤姆”曾犹豫过,害怕过。
但存于他善良本心中的强烈正义感,最终激励他鼓足勇气,挺身而出,在法庭上坚定勇敢地说出了真相。
不仅指认出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魔头印第安-乔,还替无辜的波特洗刷了冤屈。
那正义凛然的气魄,让我深深为之倾倒。
正所谓“男儿若不平强寇,死愧明溪莘七娘。
”很难想象小小淘气少年的身体中,竟能孕育和迸发出如此激动人心的正义感。
“鱼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也”,在追求义的过程中,“汤姆”迅速地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斗士,使我我为之动容不已。
最后,“汤姆”的英雄,在于“追求心中不羁自由的那一份坚持。
”他厌倦教会学校里枯燥无味的沉闷生活,对教堂里牧师们干巴巴的说教不以为然,总幻想着能过上像传说中的海盗和绿林好汉一样新奇冒险的生活。
令人感佩的是,“汤姆”并没有停留在海市蜃楼般的幻想和白日梦中,而是邀请自己的好伙伴们出发去当“海盗”了,虽历经种种煎熬,磨难和艰辛,但仍“衣带渐宽终不悔”。
正是凭着这一份难能可贵的坚持,“汤姆”亲近入自然,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小岛奇丽风光;融入到社会,感悟到那曾经被自己忽视的亲情的温暖;收获了由正义感带来的人们的尊敬;也学会了幸福生活所需的百般技能。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和人生百态的社会教会了“汤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和人生历练。
“汤姆”不愧是我眼中的英雄。
他敢想、敢干、还有那股“千锤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持不懈。
“汤姆”在我眼中就是这样一位英雄般的人物,他足智多谋,满怀正义,为着理想和自由而百折不挠。
汤姆的故事将永远伴随,并激励着我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