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的本土民俗还真的不少,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
光是佳节民俗,就够数上一大箩筐的了。
除全国都有的端午、中秋、七夕等传统节日外,福州还有拗九节。
这天福州家家户户都要熬制红糖糯米粥,用以馈赠乡亲。
已婚的姑娘更是要装上一碗拗九粥带回娘家。
福州人认为人逢九必穷,年岁里有了9或是9的倍数,就更要喝一碗拗九粥去去霉运了。
福州人还要做半旦,半旦最初流行于闽侯,现在福州晋安区、仓山区、马尾区多多少少都有做半旦的习惯。
半旦的时间多集中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后至春节前夕,各村要轮流进行半旦。
家家户户都请厨子来,在自家院子里办上几桌,答谢乡亲同事。
半旦的菜肴都是实惠地道的福州菜,不仅味道鲜,还分量大。
福州人在大年初一的这一天早上还必吃一碗太平面,线面配上鸭蛋,开启新的一年。
鸭蛋谐音压乱,有保平安之意,一碗太平面也为一整年平平安安博下个好彩头。
还有各种民俗,海峡君一下也列举不完,欢迎大家来补充呀~(海峡网 朱梦妮)
#了不起的城市#福州民俗 千百年来流行于民间的风尚、习俗,反映出福州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精神风貌,是闽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标志。
从历史沿革的脉络看,福州风俗继承古越文化的遗风,大量接受古代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受到宗教特别是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到了近现代吸收融汇海外文化习俗。
在福州传统时令节俗中,迎春、迎年等生动体现了古越遗风的履痕;而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以及婚丧寿庆传统风俗中的合婚、定聘等和信仰民风中的关公诞、迎城隍、魁星诞、土地诞、鲁班诞等则明显来自中原文化的影响,是古代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福州民间对海上女神林默娘(即马祖,俗呼马祖)和对陆上女神陈靖姑(即临水太后陈夫人,俗呼临水奶)的崇拜和信仰,说明道教对福州民俗影响之深,尤其是数百年来在民间被尊为妇女、儿童保护神的临水奶,几乎深入到民间的家家户户。
信仰民风中的观音诞、地藏王诞等等则充分展示了佛教的渗透。
佛、道两教在福州民俗中间付受到信徒们的崇奉,往往一案同供佛、道两神位。
相对而言,伊斯兰教对福州的习俗影响较小。
近代以来,在福州的生活习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则生动地反映了福州人又善于汲收外来文化习尚的传统。
所有的民俗,“都是前人做后人传”(福州俗语),我们一方面继承了先人的民俗文化遗产,一方面 又为下一代人创造新的民俗文化。
加上当今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 各种文化空前活跃,新旧民俗交替也不断产生。
我们福州也不例外。
比如:太平蛋越吃越小。
因鸭蛋与 “压乱” 谐音,故福州人 称它为 “太平蛋” 。
遇喜宴、生日、饯行、过九(虚龄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面。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小,面对宴席中的 庞然大物 太平蛋,感到 爱莫能吞 。
为此,厨师们绞尽脑汁,最终以鹌鹑蛋、鸽蛋代之,这样既细雅, 又有原意,逐渐成为一种新俗。
况且鹌鹑与安全谐音,颇有意义,很快被群众接受。
拗九节 福州传统有个“拗九节”,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在正月廿九煮 “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迄今福州郊县仍保持此俗。
“长一位”要转正。
在传统的宴会上,最长辈者要坐“长一位”。
以旧民居厅中(前厅)摆八仙(桌)宴为例,靠左边的为一桌,一桌左边靠里的为一桌一位,即“长一位”,只有年最长、辈份最大者才有资格坐。
但现在“长一位” 转正了。
不论什么样的居所,也不论八仙桌还是圆桌,凡居中一桌面对门口的当中一位为最大位 。
坐最大位者,一为主人,二为职务最高者,三为贵宾中的“头人”;按年龄、辈份坐“最大位” 的,只有家宴和乡俗活动才有。
从左边一桌一位转到当中的“ 中” 一位,让年轻人容易理解,当然就要一转到底了。
福州文化 福州沿海外向的区域特色和渊源流长的历史底蕴,塑造了福州人民顺势有为、爱拼会赢、豪爽义气、恋祖爱乡的优良品质,形成了具有开放博大、兼容并蓄等海洋文明显著特征的城市人文底蕴,孕育出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寿山石文化等四大文化品牌。
昙石山文化 昙石山文化因昙石山古人类遗址而名。
遗址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实物最多的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
距今5000多年的昙石山文化,堪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并具有海洋文明独特而鲜明的特征。
1954年发现昙石山文化遗址以来,已先后进行了8次考古挖掘,出土了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陶灯等一批重要文物。
船政文化 船政文化指晚清福建船政兴办时期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成果。
1866年创办于福州马尾的福建船政,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中国近代工业、科技、高等教育的发源地。
在其兴办的40多年里,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活动,推动了近代中国造船、冶金、电信、铁路、飞机制造等新式工业的诞生与发展,并在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留下了丰硕的思想文化成果。
“三坊七巷”文化 “三坊七巷”文化源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坐落于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是从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
“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格局形成于唐代后叶,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总占地约45公顷,现存古建筑200多座,坊坊相连、巷巷相通,粉墙黛瓦、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福州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其间蕴涵的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闽都文化博大精深、沉潜冲和的底蕴。
寿山石文化 寿山石文化以寿山石雕为载体。
出产于福州晋安区寿山乡的寿山石是上等雕刻彩石,因其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素有“石之君子”、“国之瑰宝”的美誉,寿山田黄石被誉为“石帝”、“石中之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