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还来得及。
理由如下:1.只要你想做,无论什么时候出发都不会晚。
你看杜拉斯70多岁才创作出小说《情人》,姜子牙80岁当宰相,屠呦呦86岁才获诺贝尔医生奖,一切都是时间刚刚好;2.时间还来得及。
今天是3月中旬,离2022年考研尚有9个月。
9个月的时间,如果抓紧的话,可以学到很多知识;3.科学备考,就会事半功倍。
能否考取虽然与时间长短有关,最重要的还是讲究复习效率,因此你要科学备考,合理安排好各科的复习时间,劳逸结合,提高效率;4.分秒必争,永不言弃。
我当年考研的时候,每天复习到晚上2点。
考试前的一个月,更是废寝忘食。
虽然在复习的途中,遇到过“高原期”,但只要坚持不懈,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5.在家复习,关键要自律。
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时间表,严格按照时间表来实行。
当你坚持到一定时间,你就会形成习惯。
最后,祝你22年考研顺利上岸!
来得及。
考研就四门课(有的专业学位只有管理联考和英语两门),英语,政治,数学,专业课。
当前主要的是好好复习英语和数学(假如不考数学就更简单了),政治和专业课暑假再看都不迟。
考研,只要认真复习,坚持到底走上考场,认真考完,一定能考上。
当然,可能还有个别同学不太相信自己能取得好成绩。
是的,如果你都不敢走上考场,不能坚持完成考试,半途弃考,那肯定是没有好成绩了。
但凡取得好成绩的,一定是勇敢上考场,坚持完成考试的人。
我知道,备考的过程十分痛苦。
临近考试,有人已经快被折磨的几近崩溃了。
特别是看看每门课竟然还有这么多题目都不会做,那还考啥啊?所以我知道,一定有人已经准备好打退堂鼓了。
对于这样的朋友,我想向你陈述下面的事实,看完后你就知道了,这个时候,坚决不能打退堂鼓。
一般而言,标准的研究生考场里面有30名考生。
但是,当你走进考场开始考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30个考生是看不到的。
最起码有好几个人缺考。
这是第一波消失的。
紧接着,上午考完政治,下午考英语的时候你会发现,似乎又少了几个学生。
这是第二波消失的考生。
最神奇的就是英语考完,第二天上午考专业课一的时候,你又会发现,怎么少的人更多了?这是第三波消失的人。
最后一门课(对于大部门考生而言只考两天)的时候,你同样会发现,人又少了。
这是第四波消失的人。
我2005年第一次考研的时候,就是这样,考了英语政治和一门专业课,然后就没有继续考了。
2007年第二次考研的时候,我坐在靠教室里面的窗户边第二排。
我前面的那个考生,我一直觉的特别认真。
前三门考试我觉得他奋笔疾书,肯定考的很好。
结果第四门课的时候,人没来。
当时,我环顾了一下考场,大约有一半的座位是空的。
所以,如果考虑到缺考的以及没有参加完考试的这个群体,只计算完成考试的人数,那真正的考录比大约是2:1到3:2之间。
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去考场呢?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复习完坚持考完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