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考研

俞敏洪 考研,第1张

俞敏洪 考研 考研成功能弥补高考的失败吗?

网友一:考研进名校的几率比高考进名校的几率要大得多!天赋一般的人,几乎没有可能在高考中考进北大清华;但是,在二本大学里考研考进北大清华的有的是。

身边不乏其人肯定是高考进名校的几率小,考研相对高考是简单的,在中国好的本科生要强于一般的研究生,所以本科学校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现在一些企业招聘时更偏向注重学生的本科教育,比如我一个同学中科大的硕士(本科他的学校不是985)。

有次在找工作时碰了 不小的钉子,招聘企业说:我们只招本科985的学生,即使你硕士是斯坦福毕业,本科不是985,我们也不要,虽然这是招聘企业的无理要求,但还是说明了一点:本科教育极为关键,重要性很多时候超过硕士生。

关于考研的问题,我周围有太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那些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其实考研时重要的不是你的平时成绩, 而是你的心态和你努力的程度。

要相信勤能补拙,相信自己。

最后祝你在大四时还能坚持自己的理想。

还有在大学时可以多接触点东西,多学点知识,男生不要只顾着打游戏,免得毕业时后悔。

网友二:本科靠的是你高中三年对语数英及文理科知识的掌握,决定你是否可以考一个本科的名校,考研是你大学是你专业知识及英语政治知识的掌握。

本科有985211重点大学及一本二本三本,但是研究生只有一本以上的学校才有研究生,所以你考研要不失败,要不就最差也是一本,所以考研名校及高考考名校几率高。

我们一个老师的例子,高考考上了普通二本,还是比较差的二本,是因为有一科知识掌握不够好,拉分太多,上了本科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再加上老师自身可能就是学术型人才(现在已经是博士),经过自身努力考上了一所特别著名的211大学上研究生。

网友三:高考能上名校的,是全才,学什么都很厉害。

一般来说,只要这些学生愿意继续深造,机会是比较多的。

企业选择本科学历来比较,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因此就否认非名校出生的研究生,就片面了。

非名校出生的研究生一种是本身就是全才,但高考失手了,一种是本身就是全才,但中学阶段努力不够,还有一种最不为人注意的是偏才。

全才不说了,全才学什么都容易。

而偏才呢,在当今的高考制度下,除非学校敢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否则,偏才基本上都是考不上名校的。

偏才高考不如全才,但偏才一旦在自己所偏的领域爆发出能量时,往往令人瞠目结舌。

实际上,无论是偏才还是全才,要考研读研,都需要耐得住寂寞,都需要毅力。

能读研的,至少在毅力上是没得说的。

网友四:只要是考试就会有套路的。

以我周围的人举例子,我在一个破985大学,我们这本科阶段所有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有自己做项目的(大创啥的),拼命刷分的,准备出国的,跟导师做项目的。

但是准备考研的人有些是九月份才开始准备考研,就是说准备不到3个月而已,因为他们之前在准备保研或者其他什么事情耽误了,最早的也只是从五六月份才开始准备,因为准备早了还可能得面对大三专业课挂科的惨剧。

在我们学校挂科还是很耻辱的。

而且有很多人刚接触考研特别是数学的时候会发现有很多东西之前老师没讲过,或者那个东西在本学科几乎不用,早就忘光了,只能从头学。

但是高中一些去非211的一些同学在大三上或者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了,专业课什么都好多都是60分万岁,主攻的就是考研的那一两门专业课和数学。

这么一看就知道为什么考研结果和本科学校层次关系不大了。

当然不同的是985学校如果考研没考上,也可以直接去找工作,在我们大学这个城市(怕透露学校信息,lz害羞而且怕产生不必要的争执)工程类985本科毕业五位数还是不是很成问题的。

网友五:首先,真实性基本是假的,伪命题。

那可能有喷子说了,谁谁谁高考读了三本,奋发图强考了清华。

这属于个例,个例不能说明什么,基本上99%的三本学生是考不上清华北大的研究生的。

努力的人很多,智商天赋是很重要的。

我本科有个讲师,也是普通学校的本科,研究生在清华大学。

所以我认为,本科努力上不了名校,那考研上名校也是难。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时间。

因为高中三年,本科四年。

如果全力以赴,那就是考研准备时间要比高考多一年。

再者就是偏科的问题,高考比较全面,考研可以避开一些自己不擅长的,比如有些专业可以不考高数。

网友六:我觉得这句话说的是对的,尤其是普通一本和好一些的二本的学生,他们的处境是很尴尬的,尤其是找工作时,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好一点的人家都要211、985,一般不会找他们,而差一些的工作,又不想干,所以,他们中有好多的人都选择考研这条路了,考一个211、985的研究生。

当然,好多三本的学生也因为就业问题而选择考研,就是因为自己本科起点低,所以想要考个好的学校读研,提高自己的起点,让自己的未来更好一些,考研是很难的,尤其要考211、985院校的,因此,要想考研,就一定要在大三到大四这两年好好学习,要有好的计划,按计划一步一步来,只要努力把握这两年,好好努力,我相信,你的“名牌”梦就不会太远。

无所谓成功与失败,我是二本出身,考研985,牛津读博,回国内前二学校助研。

另助研的组老板也是本二出身。

之后嫌北京房价太高回省会本一工作。

我本科舍友,考研985,mit做后,刚回南大工作,我目前副高,他教授。

一句话,自己努力,脚踏实地,别好高骛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9586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1
下一篇 2022-10-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