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锡之礼是什么意思

九锡之礼是什么意思,第1张

九锡之礼是什么意思

九锡之礼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九种特赐用物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古代天子经常会用带有礼仪性的赏赐来表彰臣子,赏赐又有三六九等之分,而“九”在中国具有最高的含义,所以九锡也就是皇帝对臣子最高的荣誉赏赐。

历史上接受过九锡之礼的人物:王莽被汉朝授九锡,后建新朝。曹 *** 被汉朝授九锡,其子曹丕建立曹魏。司马昭被曹魏授九锡,其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孙权被曹魏授九锡,后建东吴。桓玄被东晋授九锡,后建桓楚国。

锡,在先秦作为“赐”的通用字使用,与之同音;但是,汉以后的文献里取“赐”之意的“锡”字。皇权最盛的汉武帝,就首先议论过“九锡”之礼。后来曹 *** 接受过汉献帝所赐予的“九锡”,具体是:衣服,朱户,纳陛,车马,乐则,弓矢等。

本来都是皇帝赐给大臣的荣誉物品。东晋朝廷就曾屡赐给过桓温羽葆、鼓吹、班剑、甲仗等,大多拒而不受罢了。问题在于所谓“九锡”,王莽,曹 *** ,孙权,司马昭都接受过;后来宋,齐,梁,陈四朝至隋唐两朝的开国皇帝都曾受过“九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0484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3
下一篇 2022-10-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