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

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第1张

古代钱的单位贯是多少

清朝时期,1贯约等于1两银子,后涨到1两银子兑换2贯钱。到了宋朝,贯有“足贯”和“省陌”之分,足贯=1000文,省陌=800文或者770文或者700文。一枚铜制铸币为一文,一千文用绳子从中间的孔穿起来,称为一贯或一吊。

家财万贯,则有1000万文,在有些时期,能兑换500两黄金。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

古时1两大概为37克,也就是说,家财万贯的大概有37斤的黄金。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发行的纸币大明宝钞,其面值也叫“一贯”。开始是相当于一千文,后来由于贬值,最低降到价值一文左右。所以,一文两贯,其实也就是2001文钱。

古代的“贯”和“吊”不仅仅是铜钱单位,还可能是纸币单位。从南宋开始,到清末结束,官府和钱庄隔三差五会发行纸币,面值1贯的南宋会子、元朝宝钞、明朝宝钞、清朝钱票,都曾经流通过。这些纸币在理论上能跟铜钱等值兑换,实际购买力远不如铜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0505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3
下一篇 2022-10-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