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实回答。
如果大学期间没有参加过竞赛,却编造竞赛经历,导师几句话就能问出真假,对你的印象会大打折扣,反而对复试非常不利。
考研进入复试阶段,说明你的初试已过线,公共课及专业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已达到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复试的目的是对你进行一次专业等方面更全面的能力考核,判断你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有能力在某一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毕竟研究生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和培养模式与本科阶段差别还是非常大的,从“研究生”这个名字可以看到,它是以研究更高层次的课题项目为主。
如果本科阶段还像高中一样,只知道上课读书考试,没有其他能力的培养,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本科生,也胜任不了研究生的科研任务,是不受导师欢迎的。
例如有些高校把学生考研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准备考研的学生占到了本科生的80%以上,考研率非常高,被网友称为考研基地。
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考研课程的学习备考,教学计划中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的学科竞赛、社团活动能应付的就应付,能不参加的就不参加,本科成了高中的升级版,可想而知,这样的学生有什么科研能力,除了熟悉考研的那几门课程还有什么特长?这与目前高中的应试考试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学生被有些招收研究生的导师列入了黑名单,想想也实属迫不得已。
既然没有竞赛经历,怎么向导师展示自己的能力,顺利通过复试呢?可以向导师展示自已大学期间与专业、科研相关的其他能力,比如详细介绍毕业设计从开题准备、调研、设计、撰写论文的过程,校外专业实习经历及收获,如果发表过论文,申请过专利,也要向导师介绍,这些都可以为自己的复试成绩加分。
我有一朋友的孩子,进入大学后目标非常明确,除学好专业课外,主动联系并跟随教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研究,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大三时成功申请到了去美国某大学做交换生的机会,在美国大学跟随知名教授进行研究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回国后其水平已远远超过班内其他同学,去年成功申请到了麻省理工学院5年直读博士,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对于有考研意向的本科低年级学生,应该认识到大学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为自己制定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涯规划,大学四年,既要锻炼专业能力,又不耽误考研。
下面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参考方案,可供借鉴。
1. 向老师咨询所学专业的考研方向,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初步确定3-5所考研目标学校,明确考研的课程,平时认真学好所有考研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后期备考就会轻松很多,并很有希望考出理想的成绩,考中目标学校。
2. 大学不是高中,课堂不是全部,除了学好各门课程外,还有很多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一定不要把所有空余时间全部用到打游戏、谈恋爱上,参与自已感兴趣的社团,认真参加各种专业实践活动,校外实习,学科竞赛,在专业能力方面不断充实与提高,付出总会有回报。
等到大四再认识到就已经晚了。
今年学生毕业答辩期间,有些学生还没找到工作,感觉前途渺茫,而有的学生已经签约公司,成为了领导几十人的项目经理,月薪10K,职业前景非常乐观。
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造成了他们的这种差距,而且工作后会越拉越大。
3.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大三上学期或大四下学期开始,将时间重点倾斜到考研备考上来,可以购买一些考研学习资料,或者报名参加质量比较高的考研培训。
一定要拿出高考的劲头备考,既然决定要做,就要全力以赴。
4. 大四下学期的毕业设计是本科四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它代表了本科的专业学术水平,需要认真对待。
考研已经结束,有足够的时间全力投入到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撰写上,争取能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撰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为自己的大学四年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个学生考研一战复试做了弊,被取消了资格,第二次考学校不收了,看补充考研压线进复试有没有必要去考?考研踩线进复试到底要不要去,是选择坚持到最后,还是选择调剂比较好。
很多考生可能都面临这个选择,我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踩线不踩线进不是主要的原因。
你报考的这个专业的排名是多少,如果招20个人,只有20个人符合复试的要求,哪怕你是踩线进入的,基本上只要不是特别大的错误也是会被录取的。
所以在之以前你要搞清楚自己分数的定位在哪里。
(例如今年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的数学专业招收48个人,而291分刚好就是第48名踩着国家线进入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考研初试只是门槛其次,很多考生复试排名比较靠后,认为自己几乎希望不大,一般复试比例都是1/1.2或者1/1.5的样子。
总要刷掉一些人,那么这些人当中就一定是分比较低的人吗?其实并非这样,之所以现在会有差额比复试,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选择不仅初试成绩比较扎实的学生,其他综合能力方面也比较优秀的学生。
我们听过去年华中科技大学初试第一名是400多分被刷掉,我们听过有一些学校是考研神校,被一些招生单位拉入录取黑名单。
其实有一些高分的学生,只会考试,在其他方面比较差。
一些导师吃过这种亏以后,在挑选学生的时候就格外注意,哪怕你初试成绩多个10分20分可能在导师眼里都是一样的,但是想要的学生是能够具有科研能力,性格开朗,能够交流的学生,基本功扎实的学生。
而不是就考试科目那两门成绩比较高。
你是什么样的人,有没有能力,其实面试的时候,导师大概就能看个大概。
如果在五年之前,那时候的研究生招生可能唯初试成绩论。
但是现在的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一些学校格外的重视复试环节的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因此如果能够进入复试,那么一定要去复试,不要放弃,只要你基本功扎实,各方面没有太大问题,稍微表现出色一点就会被录取。
现在录取的总成绩一般都是=初试成绩×60+复试成绩40。
因此,只要在复试上好好把握,翻身是大有机会的。
最后就是,路都快见到尽头了。
你没有尝试怎么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失败呢?而且如果你选择调剂,一般只能够调剂到比自己一志愿比较差的学校,努力那么久,你都不敢尝试一下最后的结果吗?所有能够进入复试,一定要好好准备,努力把握,很大几乎就翻身。
每年因为成绩排名倒数被录取的考生大有人在。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如果大家有不同想法的,可以评论交流。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
当然去,女儿去年压线复习,准备的很充分,完美复试被录取,一切皆有可能,把握机会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