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学说指的是中国战国时期兴起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
黄指黄帝,老指老子。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而盛行于西汉时期。
司马迁在《史记》里屡以黄老并称。
黄老学派的典籍为黄帝书。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份,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哲学家,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
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请问黄老学说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把无为而治的思想称为“黄老学说”?老指老子,黄指谁呢?答:“春秋”时期,“百家争鸣”,酿成“战国”,秦以“法家”治国,老百姓苦不堪言,秦也“二世而亡”。
汉初,为了与民休息,选取“道家”的“无为而治”、“抚民以静”,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文景”两代皇帝,为使其他各家服贴,便拉“黄帝”出来,当作“虎皮”。
“黄帝”,乃是中国的“人文初祖”,其他各家,果然没敢再提反对意见,从而,“文景之治”国力大增,“太仓”中粮食吃不完,至于“陈陈相因”。
“黄”指的是轩辕黄帝,“老”指的是老子。
现在一提道家始祖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子,一说儒家创始人就是孔子。
实际上在百家争鸣时期道家遵黄帝为祖,儒家以周公为尊。
孔子以复兴周礼为己任,自然对创建周礼的周公旦极为推崇。
而老子所推崇的“道”相传是黄帝首先提出的。
在百家时代黄老并称,用“黄老”代称道家思想。
现在一提道家大家首先想到的要么是炼丹捉妖的道士,要么是自在逍遥的庄周。
可在百家争鸣的时候,各家争的都是治国理政的治世良方,在这种大环境下道家能和儒家成为百家仅存的两大学派肯定不是靠隐居苟下来的。
虽然现在老庄并称可在当时入世的黄老才是道家主流,在齐国稷下学宫甚至有“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说法。
而田氏齐国也成为黄老学派的大本营。
田齐之所以崇尚黄老是有私心的。
因为老子和田氏始祖田完是老乡,田氏是黄帝后裔,姜氏是炎帝后裔,所以田氏想用黄帝战炎帝证明自己取代姜氏的合法性。
这一点和后来李唐遵道教是一个道理,都是给自己的政权披上君权神授的外衣。
还好当时佛教没传到中原,不然按照佛教因果报应的说法黄帝胜炎帝那炎帝后裔应该夺黄帝后裔的江山才合理!因为田氏是黄帝后裔,而老子与自己是同乡,所以田齐以黄老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只不过道家包容性极强,容纳吸收了其他各家的思想,所以有时候也会被当成杂家。
比如《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尽管吸收了百家思想但黄老主流还是无为,也就是道家。
黄老提倡法治也被称为齐法家,法家很多概念比如“权”“术”等都是黄老首先提出的。
和崇尚严刑峻法的秦法家不同,黄老提倡与民休息,认为管的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真正的治世就是虽然有刑狱但是无人犯罪,无为而治。
黄老也讲礼治,但反对繁文缛节,主张因俗简礼。
除战国田齐之外,西汉立国之初也以黄老作为主流思想。
独尊儒术之后黄老走向没落,但也没有完全消失,《论衡》的作者王充就自称黄老。
魏晋之后以庄子为代表的玄学崛起,黄老逐渐被遗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