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飞花轻似梦的下一句是无边丝雨细如愁。
宋代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译文:薄薄春寒无声息地侵入小楼,拂晓阴云惨淡像荒凉的暮秋,彩色的屏风画着淡烟笼罩流水。
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我的忧愁,万般无奈我把精美的帘幕挂起。
赏析:此词以柔婉曲折之笔,写一种淡淡的闲愁。
词人们总是能敏锐地感受到它,捕捉住它,并流诸笔底,而此时,又必然会渗透进他们对时世人生的独特感受。
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写出了人人心中皆有的这般闲情,却也包蕴着一种由时代氛围所酿成的说不清、排不开的愁绪。
古之伤心人也的秦观,年少丧父,仕途抑塞,于新旧党迭为消长之际,一再受到排抑,满腹满腔人生的遭际感慨,泛化为一种凄怨感伤的心境意绪而弥漫于词作之中,呈现出含蓄蕴藉、窈深幽约之美。
在文学大家的笔下,对情、意表达的处理常见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两种方式。
它们都会有理想的表达效果,但秦观在这里的幽情轻吐却有如此的效果,依赖于其善于渲染、语言精美、比喻神奇,但更关键的是内中的那种情致。
冯煦称赞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
得之于内,不可以传。
(《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秦观的个人气质与文体特征已经融而为一。
这首词没有一处用重笔,没有痛苦的呐喊,没有深情的倾诉,没有放纵自我的豪兴,没有沉湎往事的不堪,只有对自然界漠漠轻寒的细微感受,对晓阴无赖的敏锐体察,对淡烟流水之画屏的无限感触。
这春愁,既没有涉及政治,又没有涉及爱情、友谊,或者其他什么,它其实只是写了一种生活的空虚之感。
在一个敏感文人的心里,这种空虚寂寞伴随生命的全程,它和愿望、和理想、和对生命的珍视成正比,无边无际,无计可除。
自在飞花轻似梦下一句是什么怎么理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两句出自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大意是描写一个晚春的早上,天气寒凉及淡烟流水画屏幽深的寂寞。
见飞花飘落,而引发无限春愁以及对于恋人的无限相思。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句话引用白居易的悼亡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似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花非花》大意是白居易老婆死了,日日思念,夜夜梦见自己的老婆。
那梦中倩影象花一样美好,但绝对不是花。
象雾一样轻盈迷幻,但绝对不是雾。
她每天夜半来到我的梦中,天明又走了。
来时象春梦一样短暂,去时象朝云消失得无影无踪。
“朝云”即是巫山神女,“朝为云幕为雨”。
这首词在百度汉语和百度百科等其它网络都说是千古迷诗,其实是理解不到位。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在唐宋流行赏花,赏花就得惜花,见落花无有不下泪者。
如“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腊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
所以“自在飞花轻似梦”看似平淡,实际上深含对落花的惋惜以及对过去美好岁月的追忆和对于恋人的相思。
再加上无边丝雨,更象细细的愁丝。
后句的“宝帘闲挂小银钩”看似轻描淡写,实际是宝帘低垂四门紧闭的空寂与无奈。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看似轻描淡写,实际深含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恋人的无限相思和独处的寂寞与空虚。
图片来网络图片来自网络
九思堂笔记,品读经典,提升素养,回答问题,仅供参考。
怎样理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结合整首词,以及作者的艺术风格,作解答和品读。
春景清寒,伤春幽幽,剪不断的愁绪、说不清的伤怀——这是您问题的答案,也是全篇主旨解读一二句诗词的含义,必须结合全篇,否则会出现理解不透彻或断章取义的情况。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出自宋代文学家秦观之手,整首词如下:《浣溪沙•漠漠清寒上小楼》宋 秦观漠漠清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上半阙:春季的的寒凉侵入小楼,早晨阴沉不晴似深秋;画屏烟雾清淡、流水清静,也带着一丝凉意和清幽。
初春的清晨,孤身独处的女子,体感春寒、看看冰冷的画屏,冷清的环境让她心中孤独、闲愁顿生。
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漠漠”意为冷漠、“无赖”意为挥之不去,加深了女子觉冷春如深秋萧瑟的感受,无聊、寂寞、清冷。
下半阙:女子看向窗外,感到飘飞的柳絮如梦幻,漫落的细雨如愁思;转眼望,帷帘也孤零闲挂在银钩上。
往事历历在目,思念不断闪现,飘渺、不断,无边无尽。
再看一眼孤钩、闲帘,更觉心中孤苦、凄凉。
全篇,寂、凉、孤、寒的画面和格调,漠、阴、清、闲等词语,衬托、表现女主人公的孤寂、凄清和幽长、剪不断、难排解的忧愁。
这两句词,恰恰反映秦观的诗词风格——清丽、婉约、幽远、深彻“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秦少游,少年聪慧,饱读诗书,虽早年丧父,但志向不改。
他崇拜苏轼,29岁去徐州专程拜谒,曾写到:“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可见苏轼在他心中的地位是极高的,真个苏轼的铁杆粉丝。
他与苏轼同游江苏各地时,得到了苏轼的教诲、传授和勉励。
同时,秦观也学柳永,而苏轼也继承和发扬了柳永的诗词艺术。
三个人同属婉约一脉,但秦观的词作没有柳永、苏轼的凄厉、放任、豪狂,而是低婉、柔美,形成了自己用词精致、结构舒朗、意象紧密、意境悠远,淡雅、清丽、含蓄、幽远的艺术风格。
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踏莎行•郴州旅舍》“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秦观的诗词,没有大声的呐喊,也没有痛苦的哀嚎,有的是含蓄、幽怨、隐忍,思深且长,意远且重。
这可能与他的经历有关。
仕途有些坎坷,青年时期屡试不中,找不到方向,直到36岁才中进士,又多次受到排挤、打压、贬罚,一生抑郁不得志。
他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诗词文赋书法才能突出,是婉约派的词宗,宋代文学史上的大家。
@九思堂笔记 感谢关注和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投诉必删。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