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东林学参考研网看看吧,那里有真题和参考书,我们学校的网站。
学长,东师大古代文学考研专业课是不是只看文学史、文化史、作品选就可以?明代的东林党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的存在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东林党”起于公元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起因于顾宪成等人修复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一起讲学于其中。
东林讲学之际,正是明末社会矛盾日趋激化之时。
东林学者不甘寂寞地研学于书斋,他们积极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革除朝野积弊的努力之实,而实际上却为当时的地主和富商巨贾争夺利益而呼喊。
从努力的目标上看,他们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新朝堂等进步口号,但在行动过程中,却沦为为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他们站在高处,对明末饥荒灾民的悲惨现实视而不见,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这脱离甚至背叛了底层民众的利益。
东林人士作为士子,他们把思想活动转变为政治行动,遇到了当时势力强大的朝中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东林人士与宦官之间演变为激烈的斗争。
而巨大的政见分歧后来发展演变成激烈的党争局面。
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皆被称之为“东林党”。
党争局面成了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形式。
以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议政的士人为主,逐渐聚合成了一个政治集团,他们讲学成了次要工作,党政活动才是主要的行动,另一批官僚却也逐渐形成按籍贯划分的不同的“党”,比如,山东人的齐党,湖北人的楚党,安徽宣城人的宣党,江苏昆山人的昆党,其中,浙江人的“浙党”声势最大,其首领沈一贯、方从哲先后出任过内阁首辅,在其当权期间,依附皇室、勋盛,交结宦官,极力排斥官员,而其它各“党”的领头人也都官居要职,他们或联合或独立地攻击“东林党”,表面上是反对“东林党”的政策主张上的失误,而实际上是利用斗争来捞取政治资本,为牢固地保持或提升自己的权位而争斗,他们以攻击东林党为首务,而“东林党”人则抓住其它各“党”的弊端加以参劾,于是,便出现了历史上很有名的明末党争。
“东林党”在理论上对王阳明“心学”及王学末流在道德修养和认识论方面的主张进行批判,攻击其种种虚、空、玄的主张和说教,这对于学术往结合实践的方面发展是有利的,积极推动了当时实学思潮的发展,有利于实学取代空幻的后期心学。
“东林党”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强调从实际出发,注重讲实学,办实事,有实用,求实益。
这对于改变当时的学风具有积极意义。
“东林党”的三大主张,即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在政治追求上也很有积极意义,值得肯定。
还有,他们的一些经济主张也是值得重视的,比如,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或发人深省,或切中时弊,或理应实施的经济主张,而且能身体力行,抵制宦官税使的百般掠夺,努力争取减轻地方和百姓负担,实施赋役改革,兴办水利工程,安抚百姓,稳定地方,谋求国家地方和人民三方的利益,为维护明王朝的统治和维持江南地区的社会再生产作出了贡献,这些方面是积极的。
但是,“东林党”人留在嘴皮子上的“改革”口号多,缺乏治国才能,而他们的行动导致了“党同伐异”,他们的失败有些原因是他们自己造成的,特别是离开了民众的根本利益,为大地主大富商呼喊,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失败是“咎由自取”,而且,他们所形成的党争对于明朝的灭亡负有一定的责任。
当然,相对于宦官危害来讲,“东林党”毕竟要好一些,他们在与管管的斗争中所作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东林党是中国民主雏形,最终被专制扼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