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上讲,会形成低门槛效应,他们会放下对你的尊重,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保持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呢?1、第一阶段:陌生到熟悉阶段一开始,我们都是陌生人。
我们需要通过交流逐渐培养感情。
这是一个从接触到相识的过程。
一开始,你可以主动向对方表达你的善意,把你想表达的想法透露出来。
如果对方也积极回应你,你可以走得更远。
2、第二阶段: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底线和原则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底线。
当你和别人相处时,你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规则。
你应该明白什么样的东西在你的接受范围之内,那些东西是不能碰的。
别老是想做个好老头。
正确地展示你自己的原则。
你会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他们会知道如何尊重你你应该知道网络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如果你不断地为别人提供价值,但是你没有得到任何反馈,你应该向他们表达你的不满。
这是保持感情的最好方法3、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他退你也退当然,有时候看起来你太功利了。
如果你担心这个问题,你也可以选择什么都不说,而是采取实际行动,让对方通过行动的改变来认识问题。
他对你做了什么,你也可以对他做什么。
通过相应的行动,让对方自己意识到行为的好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
当你对别人的态度不满意时,也可以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们,而不是一味地纵容和容忍。
让对方知道你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这样更容易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
一开始,每个人都是陌生的关系,通过沟通,进入熟悉的阶段后,双方的态度也会有一些相应的变化,这往往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对方会和你有很好的关系,所以他们会更尊重你。
另一种是对方认为自己很熟悉,所以他们开始不再尊重你。
事实上,心理学界对人际交往有很多看法。
例如,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一开始很好,后来逐渐变得更疏远。
有些人会认为对方不重视自己。
事实上,我们需要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我们想保持良好的感情,我们需要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保持适当的距离。
我们也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保护双方的感情。
只有这样你才能被别人尊重
苏格拉底三大终极哲学之一我是谁苏格拉底的人生三问和康德的三大批判有何相同又有何区别?很不好意思——题目中所说的苏格拉底“人生三问”应该是不存在的,苏格拉底没问过关于人生的这三个问题;同样,康德的“三大批判”也不是题目所说的“人可以知道什么?人可以期望什么?人应该做什么?”既然如此,讨论“人生三问”和“三大批判”的异同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不过,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苏格拉底说过什么;以及康德的“三大批判”讲了什么。
关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据说生于公元前469年——中国的孔子去世整10年,卒于前399年。
还据说,他的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士。
之所以用“据说”,是因为以上信息,都来自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
苏格拉底没留下任何自己的著作,关于他的思想,也基本是这两个学生转述的——这有点儿像孔子。
但是问题也就来了,至少有两个问题——第一,柏拉图和色诺芬所叙述的苏格拉底思想差异很大,甚至有一些是截然相反的,信谁的;第二,这两个学生讲述的苏格拉底的观点,究竟哪些真的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属于“拉大旗作虎皮”其实是这俩学生自己的意见呢?这两个问题,让后来的学者很伤脑筋。
关于第一个问题,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色诺芬讲到的苏格拉底,不少是从柏拉图那里“转发”的,尽管他又做了些加工;第二个问题,学者们反复筛选了一下,列出了更可能真的属于苏格拉底自己的意见。
国外就此出版了不少专著,咱们的北京大学,基于这些著作加上自己的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本《古希腊罗马哲学》,其中收录了可以认为属于苏格拉底的思想。
那么,苏格拉底都有哪些哲学论述呢? 首先,伦理学在他的哲学中占有中心的位置。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按一定目的安排好的;人没有认识自然的能力,研究自然及其规律是对神的干涉,是对神的亵渎。
哲学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对自然的研究是劳而无功,得不出任何结果来的。
哲学的目的,是教导人们怎样过道德的生活。
要实现这个任务,就必须对永恒不变的普遍道德概念——真正的善有所认识。
他主张从怀疑自己开始——“我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
他说,即便那些公认最聪明的人,其实和他一样,对真正的善并不了解。
差别在于,那些人自作聪明,强不知以为知;他和这些人之不同,就是承认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
他引用了德尔裴太阳神庙的铭文作为自己哲学的格言——“认识你自己。
”他说,如果能认识到人的智慧很少有价值或根本没价值,人实际上是一无所知的,才能承认神是最聪明、最有能力的。
认识自己一无所知,是人们改善心灵,培养道德的第一步。
他进一步说,“道德即知识”。
从来没有人明知恶而去作恶,一切罪思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
勇敢、节制和敏悟等这些优良品性,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它们不仅不能使人为善,给人带来益处,而且会给人带来害处。
因此,“道德就是知识”。
其次,是他以“概念论”为核心的认识论。
苏格拉底认为, “知识”主要是指对道德的永恒不变的一般概念的认识。
他说,人的感觉所感知的是经常变幻不定、永不同一的东西。
因此,感觉不能帮助我们认识真理,“如果我们以眼睛看着事物或试想靠感官的帮助来了解它们,我的灵魂会完全变瞎了”。
只有抽象的道德概念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
苏格拉底继承并发挥了华达哥拉斯关于灵魂不死和“身体是灵魂的攻墓”的说法。
他认为,人的心灵在人出生之前就已存在,当人活着的时候,人的心灵和身体结合在一起,受着身体的牵累;只有死后,才能得到所希望得到的知识。
普遍道德概念怎么获得呢?苏格拉底提出了他的著名的方法“问答法”。
这个方法包括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实际上,苏格拉底的这个方法,是针对古希腊盛行的“辩论”提出来的,所以他也称这个方法叫“辩证法”——当然和后来人们理解的辩证法的含义是有很大区别的。
所谓“讽刺”,是说在谈话中要让对方讲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揭露对方观点中的矛盾,以使对方承认自己其实是一无所知的。
“助产术”,是说在揭露对方意见的矛盾后,要把自己的意见告诉对方,提示对方这个意见其实已经潜藏在对方心灵中了,不过只是帮助他把这个真理“降生”而已。
“归纳”,是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
“下定义”是给这个共性一个明确的概念。
以上大约就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概要了。
可以肯定的是,苏格拉底没说过“人生三问”类似的话。
现在的人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归纳”和“下定义”也未可知。
关于康德。
康德,1724-1804,终其一生住在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就是现在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是处于波兰和立陶宛之间的一块飞地。
康德早期著作涉及科学的更多。
1775年,他读到了休谟的著作,惊呼把他“从独断的噩梦中唤醒”,于是发奋研究哲学,写下了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1786);《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需要交代一下时代背景。
西方近代哲学是从笛卡尔开始的。
在经历了数百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统治之后,随着文艺复兴和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哲学回答人的思维能力的界限是什么,人类获得的知识何以可靠这样的问题。
笛卡尔开了这个先河,并且开创了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两条研究的线索。
欧洲后来的哲学家们,确实曾长时间围绕前述问题,沿着这两个线索展开自己的论述的。
不过到了休谟,形势急转直下,他一下子把两条线索都推进了死胡同。
康德被休谟惊醒,他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面。
具体来讲,用美国哲学家剃利的话说,康德需要“一方面限制休谟的怀疑论,另一方面限制独断论;反驳和摧毁宿命论、无神论以及唯情论和迷信。
”所以,康德迫切地需要一种认识论——这种认识论要研究普遍和必然的知识的可能或不可能、来源、范围和界限。
康德说,以往的哲学是独断的——它往前行进而沒有预先批判它自己的能力。
现在必须批判,或开始不偏不倚地考察理性一般的能力。
三大批判就是这样诞生的。
《纯粹理性批判》,以考察理论的理性或科学;《实践理性批判》,考察实践的理性或道德;《判断力批判》,考察美学和目的论的判断,或艺术和自然中的目的。
三大批判的具体内容不必介绍了。
可以肯定的是,这三大批判,和所谓“人可以知道什么?人可以期望什么?人应该做什么?”没啥关系。
正因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辨无法解释“天上”的“上帝”(宇宙本体)与“上帝的行为原则”(宇宙本体的行为原则)这第一哲学命题。
于是苏格拉底的思辨就舍去了希腊“众神”的追问与反思,返回“地下”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即,万物的本原是谁?万物从哪里来?万物要到哪里去?的哲学命题。
至于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思辨,也是无法解释“天上”的“上帝”(宇宙本体)与“上帝的行为原则”(宇宙本体的行为原则)。
即康德无法解释“自然的目的”或“事物的最高原因”,使得他的哲学问题始终无法解释“人类的目的”。
他的“道德律”最终还是要回到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这两个“悬设”(上帝之性及行为与人之性及行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始终无法解释)。
进而,使得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说“给信仰留下地盘”。
于是,康德的思辨返回“地下”探讨人的思辨中的“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认识问题。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和条件。
他认为人的知识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层级(其中,理性又分消极的辩证论和积极的方法论)的认识活动。
那么,康德哲学本身的知性先天原理只是对“现象”有效,对超越现象的“上帝”之“本体”则无效,它严格地划分可知的“现象”和可思而不可知的“本体”的界限,这就决定了康德哲学注重知识的立场。
这也使得康德哲学的知识立场的思维方式无法直接针对“上帝”这一超越现象的“宇宙本体”的对象进行反思。
康德的“道德律”是指普遍的行为法则,人是目的,以及意志自律。
(详见《实践理性批判》)由于康德无法解释“上帝的行为原则”(宇宙本体的行为原则)。
因此,康德哲学中是没有“道德”观,或“道德概念”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是,中国古哲人称谓的“道德”是指宇宙本体的行为原则。
那么,康德哲学中“道德”这一词句,是中国学者翻译康德哲学时,将人类伦理行为原则或人道的行为原则或准则,错误的翻译成“道德”。
中国古哲人称谓的“道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指宇宙本体或宇宙万物的行为原则,也就是最为普世的“道德普遍原则”。
道德普遍原则,必须具有一般的形式,必须普遍有效适用于一切场合和一切人,即适用于宇宙万物(不涉及具体的人、习俗、宗教、意识形态)。
也就是说,针对人道而言,道德普遍原则能够作为人类相对行为标准次序的终极绝对标准来接受。
之所以,康德哲学为什么存在两个“悬设”以及“给信仰留下地盘”的哲理缺陷,其原因是,康德哲学的“知性先天原理”就无法追问“上帝”或“事物的最高原因”这“第一哲学命题”。
因此说,康德哲学,只是哲学范畴里认识论的一种学说。
在这里我特别指出:中国古哲人在公元前6世纪,就揭示了“万物之本之一”遵循服从于“阴阳行为原则之德之势”生化“万物之体之多”。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又曰:“道可道”。
则道的定义,我可以用一句最高概括的话来表达:“道之本”生化“道之体”的活动中,“有”与“无”共同存在,“无”依存在“有”之中,并且“无″以“势之行”之形式,依存在“有”的目的之中,称之为道。
即,道可道。
或者是:“万物之本之一”生化“万物之体之多”的生命机制中,“有”与“无”共同存在,“无”依存在“有”之中,并且“无″以"势之行”之形式,依存在“有”的目的之中,称之为道。
註:中国哲学概念范畴的“有”和“无”,不要用狭义科学概念范畴的“有”和“无”去理解道的定义;用狭义的科学概念范畴的“有”和“无”是无法认知“道”的定义。
在道之本中,“有”反映的是无限无体的阴阳双方之精,“无”反映的是阴阳双方之间的阴阳之气之势。
“精”在当下可以表述为物质终极的称谓,即无限无体(或无质量)的物质基因。
在道之体中,“有”反映的是有限有体的宇宙物质世界,“无”反映的是宇宙精神世界。
因此说,中国古哲人在公元前6世纪就告诫人类,宇宙的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本体,精神世界依存在物质世界之中而共同的存在。
即,不存在“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伪命题。
这里的“精神”不等于人的“意识”,不要混淆。
摘自《论中国哲学辩证思维》南京出版社,2015;《老子的智慧之学》南京出版社,201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