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声调

拼音声调,第1张

拼音声调 汉字读音声调是怎么确定的?

关于汉语声调众所周知,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普通话有4个声调,汉语方言中最多的有13个声调。

据学者调查有两个地方有13个声调,分别是江西进贤和广西博白。

现在想想四个声调已经让人头大了,13个声调确实不敢想象。

汉语方言的声调数量分布呈现由南到北逐渐减少的趋势。

按照王力先生的说法,上古声调系统有长平、短平、长入和短入四个。

后来这些声调不断演变分别演变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汉语的声调系统还是比较稳定的,基本为平、上、去、入四大类。

语言学家王力四声说的起源及演变关于汉语声调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朝梁,沈约、谢朓等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说法。

沈约等人提出了四声说: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上、去、入这几个字也是这四个声调的代表字,“上”在这里读shǎnɡ,而非shànɡ,之所以这样命名,大概四声的调值特征与四字的词义也比较相关。

沈约从中古起,即大概汉代以后宋以前这段时间,声调发展到现代汉语普通话依然是四个声调。

不过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声调的发展变化如下图:以上声调发展图比较清晰,其他不明确概念可以自行百度,比如清、浊、全浊、次浊等等。

这里不再一一说明。

上图告诉我们普通话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来源,阴平主要源于古全清平声、清音的入声;阳平浊音平、全浊入和清入声;上声源于古上声和清音的入声;去声则比较复杂,包括全浊上、古去声、次浊入声以及清音的入声。

古今声调描述及现代调值确立最后我们说说四声调值的确定,目前我们都知道汉语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分别为55、35、214、51。

当然这是现代人借助科学实验的方法给出的可以度量的调值,古代人则不同了,只能借助语言来描述。

如唐朝的处忠和尚这样描述四声: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后来《康熙字典》又对四声进行了语言上的描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对汉语声调进行调值的描写和确立。

最先开始对汉语调值描写的是白涤洲,1934年他参照刘复的《四声实验录》的方法,对北京话调值进行了确立,采用了五度调值法。

图示如下:55 为不升不降,高平调;35 从中间起升,为高升调;214 则是先降后升,为降升调;51 从最高回到最低,为全降

汉字声调有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一声平又高,二声向上扬,三声先降后扬,四声往下降。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轻声”。

绝大多数汉字由韵母和声母组合成一个音节,字典里一般在韵母上部都标有声调;汉字里声母有23个,它们是b、p、m、f、d、t、n、l、g、k、h、j、q、x、zh、ch、sh、z、c、s 、 y、w、r。

韵母有24个,其中单韵母是a、o、e、i、u、v。

复韵母是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音节在语文课本里,共安排16个,它们是: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

前鼻音韵母 an 、en 、in、 un 、vn后鼻音韵母 ang 、eng、 ing 、ong但是,若有两个韵母且第一个是i、u、ü,声调就要标注在第二个韵母上,否则就标注在第一韵母上部;所以大家在学习汉字和查字典时要记忆汉字的声调,很多外国留学生学习了汉语,但是我们一听就知是老外就是因为声调没掌握好造成的。

中国也有很多方言,也是因为声调不同的原因,怎么样,汉字学习很有意思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010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4
下一篇 2022-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