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什么无什么

大什么无什么,第1张

大什么无什么 如何理解“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意思是讲它无处不在,没有哪个地方没有它,这是一个哲学概念,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事物

小而无内先说“小而无内”,“小而无内”相当于是从原点说起了,我们说一个东西大,无量无边,无所不包,这种情况最理想的几何图形,就是一个球形,球形从一个点开始,然后向四周延伸,它的半径伸到哪里,那么整个半径范围内的空间就全是它的范围,没有任何遗漏。

“小而无内”就是针对那个起始点而言的,这个点要足够小,小到没有半径才能,只有这样,起始点内才不会存在任何不属于它的盲区。

仅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就可以知道,现实中根本不会存在这样一个点。

目前从科学的发展进程来看,最小的微粒我们恐怕还远没有发现,就象分子、原子、中子、电子、夸克等一样,有些微粒,只能说我们目前的技术能力不够,暂时无法再分,但我们不敢说它绝对是不可以再分,没有哪个科学家敢这样讲。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描述的是小处无盲区,再狭小的空间都在它的范围内之,“大而无外”是讲由这个小到没有内部盲区的原点开始,向四周扩散,扩散到什么程度为止呢?一直扩散到没有外面为止。

也就是说,它的外面已经没有任何的存在了,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个圆球的范围之内。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个什么情况?有一个圆球,它的球心是一个没有半径的点,而它的半径大到没有尽头,这样的一个球,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总结所以我们讲,“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只能是一个哲学概念,现实中不会有这样的事物,一个事物,只要它有生有灭,就一定会有自己的体量,不可能会大到这种程度。

这个概念,经常来形容一种道理,一种实用范围极广的道理,或者说是一种绝对的道理,当然目前科学上还没有发现这样的道理,比如象牛顿三定律等等,也只是在地球上适用,出了地球这个范围就不管用了,这就说明它不是绝对的。

但是从哲学角度讲,就未必了,比如中国文化中的“道”,就属于“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情况,象《中庸》里面就讲过“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这个意思,就和“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文化往往是把自己做为对象来加以研究的,这各西方的研究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西方研究思路习惯把人当作能研究的主体,而把人以外的其它事物做为所研究的对象,这种理念也是造成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二者各有优势,我们应该相互借鉴。

谢邀。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描述的其实是中国人很重要的“道”的状态。

而且这个“道”的概念,不仅仅是道家老子所提出的道,而是有着从易经、儒道一直到和佛学哲理结合产生理学的阐述史的过程,这种道的状态在这些阐述中被不断地赋予一些概念阐述,包括著名的“元气”、“太极”等。

简而言之,其大无外,是指“道”涵盖包合了整个宇宙万事万物,即每一种事物和现象都处在“道”之中;其小无内,是指每一种哪怕最微小的事物和现象都因“道”而如是存在和运行显现。

也就因为如此,“道”不能是一个简单对象化的东西,它难以用单一概念去定义和叙述,“道可道,非常道”嘛,故而只能不断地去阐述其在事物和现象中的呈现状态来帮助人们理解这个“道”,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就是其中一种对道的状态的描述——再次注意,是描述,不是定义。

故而,今天有人把“道”简单解释为事物运行的总规律,这是把“道”的概念太单一化了,简直是在掩盖抹杀几千年来头脑最优秀的中国人的努力。

比如,老子曾用“朴”、“大”、“微”“其中有象、其中有精”等来描述“道”;孔子曾用“仁”、“中庸”等来描述“道”。

而到了东汉以后直至宋代,佛教传入中国并结合出了很美妙的汉传佛教的哲理思想,其中佛理中的“非×非非×”的这种不能用特定概念对象去认知世界的思路,已经汉传佛法中诸如后来华严宗所发展出来的“观一微尘:可举法界而全收之,此事事无碍之理”的思想,渐渐地被儒学吸收演说。

于是,到了周敦颐就提出了“太极”的概念,这个太极概念既融合了前人有关“道”的状态阐述,又吸收了诸如华严宗的思想,提出了一套论述世界本源的理论,把“道”的这种广大精微又进一步收拢到了“太极”的观念中来。

而程颐程颢则在此基础更进一步,提出了“理”的观念来取代“太极”。

这些观念中都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状态阐述在里面。

更详细的解析,可以参考张祥龙先生的讲座《董仲舒与儒家哲学》。

回答完毕,一点个人愚见,权作抛砖引玉~欢迎关注“曲江家学”,共同学习、探讨文化的传承与修习之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115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4
下一篇 2022-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