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季长,气候寒冷,以前农村地区大多数农家都有火炕,老婆孩子热炕头。
现在一些偏远地区,也有部分火炕。
炕用过一年后,都需要修整,过冬取暖做饭效果才佳。
但是为何二四八月不炕垡呢?想了解此谚语的形成,先要明白“垡”的意思――就是翻!可以理解为二四八月不翻修炕。
欢迎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三农的高度】,一起探讨更多关于乡村的事儿。
冬天在北方待过的朋友知道,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真是滴水成冰。
对于刚去的南方人的感觉是,室外温度冷的不要不要的。
我第一年在哈尔滨过冬,出门感觉鼻子里面有棉絮一样的东西堵着,呼吸不畅通;后来询问得知,是由于室外太冷,鼻子的毛细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身体机能自我保护收缩造成的感觉。
二月:以前黄河流域三月还会下“桃花雪”,别说更北部的地区了。
二月份的的北方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是寒冷时节。
一般这边城市供暖气到三月中旬左右。
东北地区供暖结束为四月份。
可想而知,二月份还需要用到火炕取暖,没法炕垡!四月份:北方地区四月份用火炕取暖不说,四月份刚好还是春耕的季节,农民需要整地种植一些农作物。
特别是东北地区,刚算进入春天,咋寒咋暖,也是不适宜炕垡,所以四月份也算进这句农谚里面。
八月份: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八月份也是北方开始秋收的季节,特别是东北地区,先不说顾得防寒保暖了,抢收农作物是当务之急。
农忙时节顾不得炕垡。
北方农作物都是收获一季或者两季。
而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作物,都可以收获两季以上。
这都和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句农谚,在北方流行;对于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冷地带、农村的炕垡避开时间,更是最真实的写照。
农谚:二四八月不炕垡是什么意思?首先:“垡”字的意思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犁子翻过来的土块。
土垡子被太阳炕透后,经过雨水一淋,土分子变得很活跃。
土壤就会变得很疏松,有利于庄稼的生长。
二四八月不炕垡的意思就是:农历二月份和四月份及八月份不炕土垡子。
土地犁过来之后,要随即用耙耙碎闷着,一是为了保墒、二是把能出的野草全出出来。
没有推广旋耕机之前。
农村种地的人都知道:开年种的白茬花生、玉米之类的土地。
都是年前没有种小麦之类的农作物,留出来的白地。
这种白地在年前秋收以后,犁过来炕着垡子。
经过一冬半春的风雪霜淩,土垡子不但会变得疏松,而且还会冻死一些害虫或长出一些野草。
开年耕种的时候就会把那些野草犁出来晒死,这样地里的野草自然也就减少了一些。
所谓的二四八月不炕垡:就是说二月四月的天气不稳,太阳不毒。
即将又快到春播的时候了。
如果犁过来的土垡子太阳炕不透,再赶上老天爷下雨。
土垡子外皮是干的,里面是湿的肉的,这种土垡子很难整得碎,会影响春播的。
八月也是同样的道理,八月也是临近秋播了。
犁过来的垡子万一碰上阴雨天,太阳晒不透。
同样是皮焦骨头生的,也会影响秋播的。
所以,农民是不会在二四八月这三个月份炕垡子的。
过去,人们都选择在六月间或秋播后的秋冬天炕垡子。
因为六月的天热太阳毒,三二天就可以炕透。
秋冬的时间长,又加上上淩,土垡子也很容易炕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