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清华高等教育学

考研清华高等教育学,第1张

考研清华高等教育学 同样是“清华大学”毕业,考研进清华和高考进清华,区别有多大?

谢邀。

这个设问的限定条件略显欠缺。

若为同一人,高考进清华读本科,与之后再考研进清华没有区别。

若为不同的学生,还是有区别的。

一般来讲,对于受过中、高等教育(或文化水平相当)的人,无论是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还是社会人士,都多少带有一种“第一学历”和“本科身份”的情怀,尤其带有一种“清北情结”,这种情结,既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比如,有甲乙两名学生,甲通过高考进入清华,乙通过高考进入某普通高校,之后通过考研进入清华。

从表面看,甲和乙都有着令人羡慕的清华经历,但在某些人眼中,甲和乙是有差别的,即:甲的学习能力(或应考能力)要强于乙,这体现了人们对“本科身份”的认知和情怀。

那么,表面看起来乙的身上被打上“学习能力和专业前途不如甲”的烙印,掩盖了乙通过考研进入清华的光环。

对此,我认为要辩证的看、发展的看。

首先,要知道考研很不容易,尤其是考入清华这类国内顶尖大学。

乙通过不懈努力,如愿以偿考入清华读研,已经足以证明他的学习能力很强,是自身实力的真实体现,我认为这已经很成功了,大可不必纠结于是否比甲弱。

其次,我们纠结于“本科身份”,特别是“清北情结”,一是虚荣心在作怪,二是被一些就业的指向性所诱导。

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高校的牌子固然重要,金牌加身,或许会被人高看一眼。

但抛开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人脉关系甚至出国深造、转行创业等复杂因素,最终决定我们学业延伸和工作发展的是学科、是专业、是研究领域。

那么,这里不再讨论甲有多么优秀、未来发展怎样,单就乙的发展再多说几句:乙已经通过考研或者准备通过考研进入清华,决心既下,就不要再纠结自己本科不是清华这件事了,那都是别人的看法,与你何干?把纠结留给别人去吧。

而且,高考已成过去,它只是你人生的一小段。

把现在的本科读好,把将来清华的研究生阶段过好,此方为正道。

要向前看,把后边的人生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归纳一下:高考进入清华,本科不在清华而通过考研进入清华,二者肯定有区别,且不少人认为高考进清华的学生相对更强,但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这种区别未必能说明什么问题,也未必能决定什么结果。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考研进清华和高考进清华,我猜题主的意思应该就是非清华本科考入清华研究生,和清华的本科在本校读研究生,二者毕业之后有什么区别。

我只能说,区别有多大不太好量化,但可以类比,就如同专升本和普通本科的区别。

虽然一般专升本要学5年,但就作为毕业时的能力来说,还是比普通本科要弱一些的。

为什么呢?就是基础弱。

整体而言,高考的成绩决定了专科生的能力就是不如本科生。

加上专科的教学内容比本科要浅不少,所以最终就决定了专升本的本科生的能力不如普通本科生。

考研的话,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次小规模高考,无非就是考生从高三变成了大四。

一样有保送,也一样有内推。

有些一本、甚至二本学生考入清华,只能说明就考试所涉及的知识来讲,是足够的,但是,清华的本科3年,可不止学那么点。

所以差距还是有的,而且还有可能不小。

这其实在社会招聘上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有的岗位会明确要求,必须是“全日制普通本科”、985/211本硕等,来限定应聘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16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4
下一篇 2022-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