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比喻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内容。
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
典故: 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到魏国去,回来路过宁邑,住在一家客店里。
店主姓赢(ying),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钦佩,悄悄对妻子说:“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来,随时留心,都没找到一个合意的。
今天我看阳处父这个人不错,我决心跟他去了。
”店主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他走了。
一路上,阳处父同店主东拉西扯,不知谈些什么。
店主一边走,一边听。
刚刚走出宁邑县境,店主改变了主意,和阳处父分手了。
店主的妻子见丈夫突然折回,心中不明,问道。
“你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怎么不服他去呢?你不是决心很大吗?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
”“我看到他长得一表人才,以为他可以信赖,谁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
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
”店主说。
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
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
更多知识点可关注下北京新东方小学全科教育的小学语文课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