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复读与考研

书法复读与考研,第1张

书法复读与考研 复读真的值得吗?考研能否弥补高考

高考发挥失常,高三模拟考每次分数稳定在530左右,高考483,那个夏天,看着身边的同学录取的喜悦,终于解放之后的洒脱玩乐,自己感觉不到一丝解放的快乐,除了参加同学的升学宴,其他时间一直都躲在家里。

从出成绩那天一直在考虑是否复读,直到9月份开学,最终还是没有那个勇气,收拾了行李,去了二本学校。

和题主不同的是,妈妈想让我复读,甚至开学之后,她依然这样建议,但高中的日子对于我来说太可怕了,高三那年没有一天晚上睡过安稳觉,失眠焦虑抑郁自闭把我折磨的快要疯了,主观上,心理承受不住,客观上,身体也扛不住,遂没有复读。

读了大学之后的情况,身边的每个同学都讨厌这个学校,都觉得学校不好,配不上自己,大一的时候每个人都说要考研,去一个更好的学校。

但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人都不爱学习,不去上课,甚至有的人都不愿意在学校呆着,学校里丝毫没有学习氛围,只有少数人为了奖学金努力学习,但也仅限于考试前一周。

除了考四六级,没有人去图书馆借书,偶尔看本小说畅销书,都是很异类的行为。

95%的人四年都在为四六级挣扎,95%的人都去考银行公务员,除此之外,想要去努力,都不知道该往哪走,没有人交流,没有人关心,视野和环境的限制,很难突破。

六级刷了一次分之后,在网上了解到了BEC,恰好班里有一个同学也是这样的情况,我们相互鼓励报名了,结果我过了,她没过。

之后往哪走都是一个人傻傻的探索,发现了托福雅思,打听了学长学姐和身边的同学,没一个人知道没一个人关心,在网上了解了一下,是出国要考的证书,于是作罢(当时根本不知道有知乎的存在,在网上查到的都是复制粘贴的答案)。

报班学习了一门小语种,整个专业就我一个人报,除了考试,根本没有人愿意去学点什么,本来人就少,上了几节课都跑光了,老师也不认真讲课了,放点电影,闲聊一会就下课了。

想要练练口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学霸,聊了两句说不出来,就跑了,之后满世界找人,根本没人搭理我。

大三的时候,老师提醒我们以后要走哪条路,该早些作准备了,我开始去了解考研的信息。

曾经信誓旦旦说着要考研的同学,没有一个真的这样做。

只有我,当时连考研的贴吧都不知道,只有每天傻傻的抓住各科老师问来问去,那段时间真的非常迷茫,非常孤独,感觉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这条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艰难前行。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题主。

身处这样没有学习氛围的环境中久了,努力有多困难,当你的选择和关注点与周围所有人都不一样的时候,你能否突破视野和环境的局限,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选择。

求职的时候发现,不少招聘信息都要求本硕都是211或者985,要求本硕都是同一专业。

本科学校不好,考研去到了一个更好的学校,理论上,你一定是比本科没有考研的那些同学有优势,但和本硕都是211或者985的同学相比,本科学校是你的减分项。

考研一点都不比高考简单,甚至更难,不可控的因素更多。

近几年,统考人数逐渐变少,推免人数越来越多,我的本科学校只是普通二本,根本就没有推免机会。

如果不幸要走到调剂这一步,二本学校的出身又会成为你的减分项。

对于高考失利,想在考研逆袭的同学来说,是越来越难的。

985的优势太多了,可能不必读研,就有很好的机会和资源,能达到自己的期望。

既节省了考研付出的精力,又节约了三年的读研时间。

考研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考,这点我同意,但只能是一定程度而已,也只能是弥补而已。

简言之,一个不好的本科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可能会给你带来许多的障碍和困难,而克服这些挫折难关可能要比复读一年付出更大的代价,花费更多的时间。

有时候即使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很多的时间,有些问题依然无济于事。

高考之后,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情,包括考研,不是光靠努力、单凭实力就可以的,影响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的因素太多了,有的我们根本掌控不了。

现在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小朋友可能并不清楚以后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无法想像以后面临何种境遇,在此只能以自己的有限经验,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人生永远充满选择,可能一次选择就会改变很多东西,希望每个选择都不是盲目无知、而是理智思考的结果。

想要复读的话,还是要考虑清楚:高考发挥不佳的原因何在,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你的目标是什么,复读能不能达成目标,身体上精神上还能否再支撑一年。

以后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我知道可能对于十八九岁的正在纠结的你来说,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走什么样的路,这很难,但生活中又有多少事能谈得上容易呢。

不管是选择弥补过去、还是放下过去继续前进,希望大家都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好好考虑。

我只能说,高考很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全部,如果能弥补,请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弥补,过好之后的生活,做自己能做的,不要一直为了打翻的牛奶哭泣,以后的人生还有更多风景等着你,人生不是百米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呀!刚刚研究生学校公众号推送了历年录取分数,答主所在的专业去年录取最低分是570,而我的高考成绩是480,相差很大,但考研时的我,已经不再是高考时那个自卑胆怯焦虑的小女孩了,经过几年的锻炼和自我治疗,我的身体和心理都要比从前强大很多了。

如果说到了一个没有学习氛围的环境中,自己也就此被同化,那说明你的进取心,或者自我管理能力还不够,这样的话,努力修炼自身是很重要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本科同学都不关心学习,都是自己一个人在探索在努力,自己变得更独立,思想上行动上都是这样,不会盲目从众,敢于走自己的路,遇到的所有障碍都会自己努力解决,也变得更坚强勇敢了,我是辞职考研,斩断了后路,虽跨专业,一切从头学起,但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信心。

目标特别明确,自己要走学术的道路,要和知识为伴,别人趁着应届进入事业单位银行,趁着年轻结婚生子,过着舒适的小日子,享受生活,而自己在苦逼的考研,搞学术研究,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有时候真的觉得熬不住了,这根本不是人过的日子,但从来没有去羡慕别人的安逸自在,我知道自己要走的路。

研究生和本科的所接受的教育和生活都是不一样的。

本科学的是通识知识,是有趣的,开拓眼界的;而研究生钻研的是学术,学术是枯燥的,越研究范围小而精确;本科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还有各种校园活动丰富生活,生活充实精彩;而研究生只有文献,论文,学术讲座,生活是单调乏味的,需要极大的耐心,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搞学术。

本科参加社团活动校园活动可以认识到很多朋友,大家闲暇时间比较多,三五好友可以常常聚会出去玩;而研究生因为研究方向不同,除了学术活动,其他活动都和研究生无关,生活圈子越来越窄,几乎没什么闲暇时间,吃饭学习常常都是一个人,几乎没有时间聚会出去玩。

本科是热闹精彩,研究生是孤独单调。

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自己说了才算,从一段经历中收获多少,也取决于自己。

据我的一点观察,本科学校虽然没有学习氛围,但身边的同学都很接地气,为人处事能力很强,很成熟,是那种很能融入社会的人,在生活上为人处事方面,我从她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研究生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好,而且设施资源也比本科好很多,身边的同学每个人学习能力或者说学术能力都很强,很勤奋,都能耐得住性子沉下心来学习,本科时我应该是班里最有耐心最能沉得住气学习的人,读研之后才发现,身边的人都比我更勤奋更刻苦更有耐性,但他们整体上不如本科的同学那么成熟接地气,太沉迷学习而忽略了生活,生活智慧比较欠缺,在经历过两种不同的环境后,我从学习和生活上都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也更加明确了应该努力的方向,从本科到研究生经历的一点感受,分享给大家。

学校的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不断地成长同时也会不断地发现更大的世界,见识到更高的平台,更广阔的天地,就会明白一时的得失并不是全部,人生还大有可为,同时,也一定要明白,人生不可能完美的,我们亦不是完美的,人生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遗憾,这就是人生的常态,不能总想着弥补过去,带着遗憾前进,学会知足,珍惜现在,才是人生啊。

每段历程都是人生的收获,只要你有上进心,相信不管置身何处,你都不会停止学习的。

考试不是人生的救赎,让自己变得强大勇敢,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对自己也是对人生最好的交代。

人生有绝对正确的选择吗,我想应该是没有!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选择之前结合自身情况仔细想好,千万不要冲动意气用事,鸡汤不可全信,别人的话也不可全信,选好之后就勇往直前,做好最坏的打算,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要后悔。

高中复读,是最值得的,没什么比这更值得。

我带过多年高三,复读班班主任也干过,只有很少的人没涨分数。

大部分都涨50至100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252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