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考的是什么专业2018年考研估分350,但是你没有说你是考的什么专业,所以没法说这个分数的高低,先看一下2017考研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国家线(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分数线,他们之间的差距也是蛮大的,分数线一般最高的就是文学门类的专业,比如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A区分数线为345分,B区分数线为335分。
农学类的分数线最低,A区分数线为255分,B区分数线为245分,最高和最低分数线之间就差了90分。
而且学术型与专业型的国家线也有不同,一般专业型分数线不会高于学术型分数线。
所以要根据你所报考专业的学科来判断350分是高是低,如果是文学类专业,350不高,即便勉强进入复试,最后也不一定会被录取。
如果是哲学、法学、理学、工学等这些学科,350还算可以。
要看考的是哪所学校全国有34所自主划线院校,这些学校会根据当年实际报考情况和考试情况进行自主划线,这个分数线就不受全国分数线的影响了,但是自主划线学校的每年分数线波动较大,需要自己搜集历年分数线进行预测。
除了这34所院校自主划线外,其他高校统一使用国家线。
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公布了今年的考研成绩,剩下的大部分高校都会在年前公布成绩。
建议在等成绩这段时间就不要过多去回想当时考试的情况,进行估分了。
可以选择一些娱乐方式放松一下自己,也可以提前准备复试。
打起十二分精神迎接考研初试的胜利!
女儿考研总结 想总结下2017年做的最完整的一件事——考研 投机取巧的路子,切实的复习方法,进度、作息安排,面临的困惑、诱惑,如何突破排解,千人千面,无从切入。
我只想说说考研性格的养成。
准确的说是自己的考研心态吧。
因为考的本校本专业,自然而然地认为只要自己能模拟高考前复习的状态,就可以与南大再续前缘。
事实证明这个观点给我带来很大困扰,首先是逻辑错误,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大环境并无相似之处。
第二,缺乏老师的耳提面命,学校的作息要求,以及周练月考联考期中期末考演习,自觉性是大打折扣的,模拟高考实验的条件并不充足。
我是典型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患得患失型选手。
每天晚上裹紧外套踩着图书馆的闭馆音乐,混在熙熙攘攘的考研人流中回宿舍的时候,总会想今天学了什么,和昨天比在哪些方面有了提高。
情况往往是什么也想不出,觉得又是一无所获,什么都没学的一天,然后伴着这种愧疚感入眠。
我好胜心特别强,要活在比身边的人学的多,花的时间多,看的书多的优越感里学习的劲头才足。
室友都在萝卜睡的时候,我就能起个大早。
坐我边上的人学着学着开始打瞌睡被我发现的时候,我效率就会倏地提高,觉得自己可以从他的梦里偷走点时间为己用。
复习进度受阻的时候会很想家,会很想买东西,会很想大哭一场。
想家的时候就跟妈妈视频,听她分享一大家子的新鲜事,看我弟在视频那头耍宝。
想买东西的时候会不看价钱,把所有想买的东西加购物车,一次性买掉。
想哭的时候,会趴在书上流眼泪,不会出声,一个晚上用掉一整包300抽的纸巾擦鼻涕抹眼泪。
想家的时候还会打开百度实景地图,把家里附近的路都走一走,去一去我的小学,我的初中,我的高中,我小时候租房子住过的地方。
无处发泄的时候会打开淘宝,找客服麻烦,各种责怪,挑衅,甚至偶尔的辱骂。
仗着他再生气不会越过屏幕给我来一拳头。
我会把身边每一个人当做,小黄瓜,小土豆,小菠萝。
把他们当做上帝派来给我陪读的,总之万物皆备于我。
他们做的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我好,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对他们行为不理解而产生的烦扰。
就连曾经坐我边上一个嗅鼻涕声音像打雷一样的男生,我都把他看做上帝派来提示我多穿衣服避免感冒的信物。
无论如何不会再主动投入这种目的性极强的高强度的活动中了,我很难保证下一次我是否还能够避免狭隘,一心向善。
说的多了,有些不知所云……最后套用句鸡汤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以前这种吐露心声的胡言乱语我只会发在熟悉我的人都找不到的社交平台上,可现在我们老实人不干那种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