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颁金”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让李清照非常恐惧?事情是有这么一回事,但并不是让李清照非常恐惧,而是让李清照非常伤心,又使李清照后半生受尽了贫苦的困绕。
维持生活都很困难。
李清照,宋朝著名女诗词作家,她的一生分为两大阶段,所创作的诗词尤其是词也是分为两个阶段。
前半生:生活幸福,经济富裕。
所写的词多是抒发悠闲生活的写照,而后半生:生活艰苦,弧独无依,所写的词也是凄惨悲苦为主。
而这也是与“玉壶颁金”多少有点关系的。
至少她后半生很缺钱,生活辛苦是受“玉壶颁金”影响的。
“玉壶颁金”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就来说说。
李清照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朝庭的官员。
李清照受父亲的熏陶,对金石玉器也是非常喜欢的。
和丈夫赵明诚结婚后,生活美满幸福,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中为官,所以家境很好,而赵明诚也是喜欢收藏金石玉器,两人兴趣爱好相同,每日一起呤词作赋。
收藏研究金石玉器。
日子过得悠闲自得。
这段时间,李清照的词也是充满悠闲的情趣,她的词大胆写出了“爱情”的精神,在当时那个朝代很受非议,而由于自己的父亲是个官员,而丈夫赵明诚的父亲更是当朝宰相。
所以在当时也没人敢怎样。
而她描写一个活泼的少女怀春时的情怀的词句更是活灵活现,使人一读,就在脑海中出现一个活泼可爱,嬉戏玩闹,又思念情郎的少女形象。
如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钩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靖康二帝被金人所掳后,李清照的幸福生活也划上了句号,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丈夫赵明诚时任知府,在金人还没攻破城时,就收拾金石玉器弃城退走了,李清照看到自己心爱的丈夫如此为人,心灰意冷,二人流落到乌江边。
心有所感。
写下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赵明诚当时是又羞又愧。
被心爱的人瞧不起的感觉一直萦绕在心头,不久就忧郁而死了。
李清照没了丈夫,原来那些嫉妒她的人不怕她了,因为她已经没了后台。
就污蔑她。
联名告她,说她丈夫赵明诚在世时用一把玉壶去讨好金人,保得性命。
其实事情的真像是:一个同朝为官的同事拿了一把玉壶请赵明诚鉴定,品评一翻后又拿回去了。
李清照因此被抓进了牢狱。
这就是“玉壶颁金”的由来。
李清照出狱后,由于本身对己故丈夫弃城退走的事耿耿于怀,又加上“玉壶颁金”的风波,于是把丈夫留下的金石玉器全部献给了朝庭。
从此一贫如洗。
过上了贫困的生活。
在她的后半生,由于孤苦伶仃,所写的词也与以前区别极大,多是悲苦孤单为主。
比如她所写的词中出现的悲苦孤单的句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又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等等。
。
。
反映了作者李清照当时有多么孤单凄凉。
要是没有“玉壶颁金”事件,李清照至少还有点钱可以维持生计。
而“玉壶颁金”使她一贫如洗,后半生连生活都成困难。
这个“玉壶颁金”大约得从1127 年的靖康之变说起,那一年金国攻陷北宋都城汴京,掠徽宗、钦宗父子北去。
同年5月康王赵构继位,是为宋高宗。
这个时候金石大家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正好因为赵明诚为母奔丧而分居南北。
赵明诚在南方被启为江宁知府兼江东经制副使,李清照在北方青州(山东淄博附近)老宅居住。
鉴于北方局势已变得险恶无比,李清照决定带着两人多年的重要收藏南下,这些收藏即使在遴选之后也足足15大车。
事实证明李清照的决定是正确的,当年12月青州发生兵变,留在老宅的书籍文物全都付之一炬。
然而在大时代的跌宕下,个体的命运似乎也早就注定,李清照于次年春天抵达江宁府,享受了人生最后一段平静时光,随后就只能身不由己的被时代摔打。
公元1129年2月,江宁府发生兵变,赵明诚弃城逃跑,旋即被革职。
不久后不靠谱的朝廷居然又启用他去湖州任职,夫妇二人只好再次分别,赵明诚去建康行在面圣,李清照则带着那15大车藏品留在池阳,那天是6月13日。
狂奔至建康的赵明诚途中感染痢疾,到建康时开始卧床不起。
8月初的时候,一个叫张飞卿的学士带着一把玉壶去探望他。
这事情虽然看起来古怪,但细究也有合理性,赵明诚是金石大家,探病带把玉壶给他鉴赏也说得过去。
而且这个张飞卿根据有限的资料可以看出是个直言敢谏、刚直不阿之人,应该不存在什么恶意。
鉴赏之后张飞卿就把玉壶带了回去,也没送给赵明诚,有些资料显示其实那是一把石壶,不算贵重之物。
在张飞卿探望过后没几天,赵明诚就病逝了,时间是8月18日。
赵明诚的死讯传到池阳后,李清照写下那篇著名的祭文,又大病了一场。
病好后她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已经成了寡妇的自己如何保全那些遗物。
李清照的决定是去洪州投奔赵明诚的妹夫李擢,可没想到当年11月金军攻陷洪州,15车藏品散失大半,她只能带着方便携带的小部分藏品继续南逃。
这时候一个谣言开始传播,张飞卿其实把那个玉壶送给了赵明诚,而赵明诚把它献给了金国,意图叛国,这就是所谓的玉壶颁金。
这谣言阴险的地方在于未亡人李清照想证明丈夫的清白就必须拿出那个玉壶,而她是根本拿不出来的,也就是说那嫌疑根本洗不掉!更可怕的是弄出这个谣言的人绝不单纯想谋财,明显是准备杀人夺产,有这能力的人必然是掌握实权之辈。
所以李清照才会说“余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
这就是一个死局,你把财产直接送给阴谋家都不会放过你。
但李清照也绝非寻常女子,她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束手就擒,巧妙的把这个局给解开了。
其实方法说来也简单,她公开宣称为了自证清白,将会把所有藏品进献给皇帝,然后一直追着皇帝的行在走。
这时那些藏品的所有权就归了皇帝,谁再去谋夺大抵就等于找不自在了。
只是解开死局的李清照并不能解开命运的局,长期的颠沛中那些藏品还是损失殆尽,只能避居金华著文,于1155年前后离开了人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