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我早几年毕业了,想想都可怕。
左边是杀神,右边是毒王,你怎么才是个组长勒,还要登基,我真的是服了你,小伙子不错,有野心。
。
。
。
之后22:35分又发表了一篇微博,↓过了几天,他又发了条微博↓小小年纪就用上了iphono,会唱韩语英语歌,为了弟兄们的江湖霸业断然拒绝了女同学的示爱,并在烤串摊KO曾经的老大,成为该地区真正的扛把子。
不得不说,现在的小孩子已经要逆天了。
恐怖的实力,太特么恐怖了,我已经认真的感受到了!当然,东哥不败神话有一天被高年级的终结了……
首先我得先声明一下,这个微博上的李振东是网友借先前的那个QQ空间里的李振东为引恶搞出来的,但初中小团伙确实存在。
不过应该不多了,毕竟现在有个叫王者荣耀的游戏。
我读小学那会儿,扛把子团伙就已经出现了,不过那会儿重在欺负某一个学生,动机更多的来自于对某个学生的歧视。
小学时,学校里盛传某一个学生甲天天看AV,于是每天放学后,总会有几个人方面嘲笑他,辱骂他甚至殴打他。
一天傍晚,七八个同学把他按在地上打。
甲挣脱后,疯狂跑去找在学校附近干活的父亲,甲的父亲忍无可忍,拿着砍刀追着那七八个人砍,最后警方也介入调查此事。
这件事最终平息下来,但那七八个孩子对甲造成的心理影响恐怕很难修复了,就像现在经常的校园霸凌事件。
那些看着很屌很嚣张的其实只敢欺负软弱的,并且从欺负人中寻找快感与慰藉。
我觉得,主要责任在于当事人的家长。
我们很容易发现,经常欺负人的和经常被欺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或者单亲家庭,因为平时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所以需要用其他方式来寻找安慰,只不过,有一部分人选择欺负人,另一部分人选择软弱无争。
一般情况下,初中生年龄在12-14岁,这时候,他们基本上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
如果这种是非辨别能力是畸形的,那就不免会出问题。
前几天,酷酷的滕教育了几个欺负他表弟的扛把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那个教育,毕竟法治社会手动滑稽),从视频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他们大多有明确的目的,一定得组织,领头的还有一定得领导能力。
受港剧影响较大,江湖气浓,喜欢一言不合就开架。
欺负对象依然是软弱者。
这就很尴尬了。
乍一看好像进步了,实则本质还没变。
我读初中时,班里有两位同学被打了,第一个因为年龄问题(化名奥特曼),奥特曼初一时就已经17岁了,其他班的小团伙们得知后就来挑衅,奥特曼不想说然后就被打了。
这里那些小团伙的动机很明显,树立威信:哦,你年纪大,你厉害,不还是一样被我打;另一起来自一件小事,朋友(化名三金)在食堂买饭,不小心挤到了一名初三的学长。
三金看学长很矮就没怎么客气,相互交换了姓名班级后,三金就让打了。
而且是很多人。
你们看,校园霸凌其实很简单,就是借着纸老虎给的勇气欺负弱小。
正常情况下,老师还是很可靠的,被欺负了,可以让老师帮你报警。
报告老师可能会被看不起,但要是报警那就不一样了,他们必然会吃点亏,下次可能就会悠着点;要不,就抓着一个死磕,指甲牙齿都用上,霸凌不断发生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仗着人多觉得自己不会吃亏,一次咬怕了,下次就再也不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