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指

四书指,第1张

四书指 “四书五经”具体指什么?

“四书五经” 具体指什么?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四书五经翔实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我的理解是,“四书五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四书五经”是指,儒家几部经典著作,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宝库。

“四书五经”严格说包括“四书”和“五经”两个部分。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书”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名字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

南宋朱熹把上述四部书编在一起,进行了统一解释注释,被宋朝朝廷定为“官书”,官方指定教材,在全国推广应用。

之后,元朝正式确定朝廷科举考试考题内容范围就在“四书”之内,这一点明朝和清朝都延续了下来,都是把“四书”作为科举考试大纲书目,必读书目。

我们常说的“八股文”考试题目都是出自“四书”。

“五经”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朝,是儒家传授基本知识的五本书的统称。

儒家文化中有“十三经”之说,是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本书,“五经”就是其中流传最广泛的五本书。

广义的四书五经应该是指包括上边四书五经在内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所有古籍书目。

四书五经泛指一切古代书籍。

我理解一般老百姓口中的四书五经应该是后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382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