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毛笔字帖,主要练硬笔字。
虽然两者书写特点有很大不同,但我认为要练好硬笔书法,还是得从传统毛笔书法中找寻灵感、领悟方法。
读帖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也不须缀述,我只是想简单分享一下自己读帖的心得体会,请各位书友批评指正。
我的理解,毛笔书法所谓的“拙”与“意”,不太适合硬笔字,因此,我读的帖一般都是偏爱于正而妍的。
比如二王、张芝、钟瑶、王伯远、赵孟頫、文徵明、鲜于枢、唐寅、启功等。
以前写毛笔时临过一段时间,后来改写钢笔字,只看不临,重在过眼走心。
有时碰到十分惊艳精彩的,也会情不自禁的用手比划比划。
书法名家的功夫全在他们的作品之上,而学帖者因水平、喜好的不同,所求取的东西也不尽相同。
我个人读帖,章法墨法是忽略不计的,重点看笔法和结字,以及字里行间上下呼应的“势”。
所谓水平的不同,新同志看字临帖重点画肥瘦、结构布局、空间占位,是视觉的复制;而老同志读帖,重心领神会,搞清来龙去脉,是精神的相通。
我是介乎两者之间,不求寻根溯源,只求概略达意。
读帖究竟是用心读还是用手写,基本取决于书法水平。
初学者当然要多看多写,否则就是眼高手低、纸上谈兵,大量实践的动手摩仿是非常必要的。
而水平较高的书法人,只看不写,实力允许呀。
“十八缸水”的故事很励志,是笔冢墨池的翻版,如果既深读又多写,无论新手老手,效果肯定是最好的。
古人练字成痴,有的睡梦中在被窝里练,久而久之把被子都捅破了。
这就说明,古人练字也不是必须一本正经的笔墨纸砚侍候,是可以凭着记忆、想法来隔空揣摩习练的。
对具备一定书法基础的人来说,读帖更重要的是在心领神会,搞明白一个道理,弄清楚一个疑问,有时真的可能比照临不误个十遍八遍,要效果好得多。
抱庸浅见,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书法的读帖是很重要,但是是用心去读,而不是眼去读,用眼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汲收到心里,通过大脑的思维,对字的意识好坏,产生自问,这个字能写的这么好,是怎么样的行笔,落笔,轻重,等等,的动感,这时开始临帖更好的就想把每一个字和每一笔临更像帖字,所以书法先要好好地用心去读帖的,这是愚人习书的感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