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无义战

春秋无义战,第1张

春秋无义战 如何理解“春秋无义战”这句话?

“春秋无义战”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下》,在孟子乃至整个儒家看来,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为何?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周天子再也不能束缚诸侯,各国多行僭越之举,称王称霸就算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已是司空见惯。

而继承孔子衣钵,宣扬“仁政”的孟子则不满于此,痛斥这样的行为,以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因此诸侯间的攻伐兼并都是“无义”的,因此才有了这句话。

一、礼乐崩坏,诸侯不义周朝时代表登记制度的礼乐,原本是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用以束缚诸侯的一道枷锁。

昔日周公旦两次东征,深感周天子统治疆域之广,因此从“礼”巩固阶级分化,通过制定各种典章制度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舆论,使其适用于宗法制,并升华“乐”,使其成为一种待遇,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和巩固阶级统治。

然而周幽王昏庸,因宠爱褒姒而废长立幼,废黜贤淑的王后申后和长子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姬宜臼。

申后之父申国国君申侯大怒,一气之下带着犬戎攻打周幽王,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之后又与诸侯们一起共同拥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

而周地百姓及王公贵族立周幽王之弟余臣为携王,因携王是周室所立,平王是与周室为敌的申国为立,所以说周携王才是正统,一时间出现“二王并立”的局面。

而为了使自己“名正言顺”,周平王不仅依托秦襄公派兵护送自己迁都洛邑,此举意图躲避西戎的骚扰,也为了靠近鲁国、晋国等曾经推举自己为王的诸侯国,希望继续得到他们的拥护,还使晋文侯攻杀周携王,以致周王朝再度重新统一。

这位“弑父”的周天子名声尽失,东周因为迁都,地窄人寡,无力再控制诸侯,因此在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无“义”之战由此开始。

二、仁义不施,战无道义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其意思是:春秋时期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哪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

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在孟子看来,这天下能发动战争的,只有天子一人,而诸侯之间的征战并无道义,“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因此以孟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对于战事多贬斥之言,并认为所谓义战,必用天子之命,所以说“征”乃是“上伐下”。

地位相同的诸侯国互相征战,那就是藐视天子,目无王法,是“擅兴之罪”。

但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战争就被儒家鄙夷,齐桓公“尊王攘夷”,天子不敢得罪,以礼相待,后世看来觉得是周天子太“没用”了,只能做个傀儡国王,而儒家则认为齐桓公引众诸侯来朝进贡,此乃仁义之举,齐国“召陵之师”是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功遏制了荆蛮楚国的扩扎,维护了中原诸国利益,所以也是符合道义的。

但这并不能改变“礼乐崩坏,人心不古”的混乱局面,所以孟子说虽然“彼善于此,则有之矣”,然而终究还是“春秋无义战”。

三、战不可避,只能自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孙武看来,战争需要“仁义”,但是并不把"仁"放在首要地位,因此《孙子兵法》一方面讲“仁”、"礼",但又不把它放在首要地位;另一方面是重功利,在兼并战争中,大国争霸,小国谋存,这些都是“重功利”的表现,因此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孙武认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可以看到,“智”、“信”都在“仁”前面,为何?因为战争是为贵族服务的,但参加战争的主体却是黔首,平民百姓不懂文化,又何谈“仁义”呢?因此孙武在讲将领的五德时,把“智”放在首要地位,而把“仁”的要求放在次要地位,是十分自然的。

而且此“仁”也非孟子倡导的“仁政”,而是将"仁"用于对士卒的管理和教育方面,即“视卒如爱子”等。

在孙武看来,为国家而战,视民如子便是“仁”了。

而春秋时期的战争,皆是因周王室衰微,天下需要一个新的“共主”,各国互相攻伐,小国被大国吞并,都是为“和平”而努力,因此春秋时期的战争也是有“仁义之战”的。

众人对“春秋无义战”的说法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周王室自讨苦吃,当其衰微,自然需要通过战争确定新的“天子”,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也有利于民族迁徙,文化融合,经济、政治等发展,这些都是“仁义”之举。

而有人认为正是因为长期的争霸,使得礼乐崩坏,诸侯无义,民不聊生,诸侯争霸,其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及争夺对别国的控制权,就连“尊王攘夷”的齐桓公,还不是因为不能吞并天下而不得以为之?所以说他们进行的战争,都是不义的战争。

双方各执一词,但这句话是否正确,全凭各位读者自行定夺。

我是山鬼说,我来作答。

《孙子兵法》中曾言道“兵者,诡道也”。

在战国的时候,诸侯们为了获取胜利,无所不用其极。

就算在放下,在特殊飞背景中,为了赢得胜利,进而使用些不光彩的手段,也能被大家所理解。

甚至有时人们会因为领导者的精妙计划,从而赞不绝口然而这一切,在春秋早期的诸侯战场上是实行不通的,甚至会被其他国家谴责。

孟子曾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

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在早期的春秋中,周礼闻名于天下,从而对今后各朝代的礼仪制度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里面的精华也是中国文化之瑰宝。

儒家甚至根据周礼编写了,三礼之首的《周礼》(据考证成书于两汉之间)。

乃至于在战争中也是需要讲究礼仪的。

春秋早期,诸侯之间虽然征伐不绝,但是他们之间的战争是极为讲究礼仪的。

首先在诸侯战争之中,是极需要“大义”的,战争的开端必须要有合理的理由,正所谓出师有名。

比如秦国侵占了楚国的土地,这时候楚国就有理由对秦国发动战争。

否则,这场战争就是没有大义的,是会遭到全天下的诸侯唾弃。

忠义之士,能人干将都不会效忠于一个无信无义的国家。

类似的,如果敌国君主新丧,政局动荡,或者是发生什么大型灾害,也是不能攻打的。

其次,在战争之前是需要递交战书的。

战书上要写明了,作战时间,地点,人数。

类似于约战的形式,所以战争中是不会有偷袭的形式的。

所有的战争都是光明正大的。

甚至于,连时间都有限制,一天之内,分出胜负就结束了。

而且双方如果打累了,还可以要求中场休息。

最后,在战争的准备过程,如果某一方没有准备好是不可以进行攻击的。

也就是说,半渡而击之,是违规行为,是会在诸侯士族眼中扣分的,甚至于会引起极度不满。

而且如若在打仗的过程察觉到对方君主的位置,是不可以进行攻击的,还需要行礼表示敬意。

公元前638年宋楚于泓交战,当时宋军早已严阵以待,但是楚军还未渡河。

手下人再三请求率先向楚军发动攻击,宋公不允,最后宋军大败。

而到了春秋后期乃至战国时期。

随着社会制度的发展及人口的繁衍,社会的形式向着封建社会发展,生产力倍增,诸侯有实力也有条件去发动一场灭国之战,所以到了这一阶段,大批小国被各种各样的原因所消灭。

中国国土上形成了7个大型国家和几个苟延残喘的小型国家。

事实证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不应妄想敌人对自己手下留情。

丛林法则才是战争最为适用的法则,春秋无义战,事实如此,也理应如此,自此之后的大多数战争也如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422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